Fundamental乐队:短暂的基本
乡镇猪 于 2013.06.13 08:18:11 | 源自: | 版权:原创 | 平均/总评分:10.00/10

  • 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乐坛,还是处于百花齐放的盛世。

    除了个别突出的个人歌手,80年代乐队潮也是值得称道的。说到香港乐队,国内朋友当然是对黄家驹和其Beyond比较熟悉,特别是黄家驹因意外去世后,更让该乐队添来传奇色彩,歌曲如《海阔天空》、《光辉岁月》、《大地》、《喜欢你》等都传遍神州大地。去KTV要唱粤语歌的话,考虑谭咏麟张学友陈奕迅之后,你肯定会选Beyond的歌曲。

    其实,每个年代,都有乐队,不管在什么地方,特别是高中和大学年代,组织乐队几乎都是成长的必然动作,是潮流。特别是摇滚乐队的组成或被追捧,更多是承载了年轻人表达对社会的不满或寄望。不同年代乐队的推广和普及度,区别在于成长的认知,和媒体媒介的传播。80年代的卡带再到CD,是将音乐推向普及的主要转机。

    回头看,上世纪60及70年代的乐队潮,为香港带来了许冠杰(来自“Lotus莲花乐队”)、谭咏麟(来自“温拿乐队”)等将粤语歌普及的几位重要歌手。

    上世纪80年代那年头,包括Beyond在内通过参加类似“嘉士伯流行音乐节”而被关注或者发掘的,不在少数。这样的音乐节,有点像深圳的“迷笛音乐节”,只是前者带有比赛的性质。

    在香港,组织乐队的,更多是业余性质。很多人都是先从读书开始,课余时间组织,再在大学或工余间断断续续。到需要面对现实,是全职工作还是专职音乐路的交叉点上,很多人还是选择前者。而多人的团队,因音乐理念或者工作学业变化而带来的队员更替,更是常有的事。

    在1986年取得“嘉士伯流行音乐节”亚军后,名为Fundamental乐队于1987年末1988年初由现代唱片有限公司替其出版第一张专辑《Fundamental》。Fundamental的成员包括主唱杨汉源、吉他手陈光荣、鼓手劳国超、键盘符元伟和胡玉仪、贝司手刘家煌。乐队的组织,和当年其他的乐队类似,都是以同学组成。其中几位男成员都是中学同学,而不是纯粹的唱片公司组织的商业拼合。

    Fundamental主要创作以陈光荣作曲,杨汉源填词为主。乐队曲风和包装以清新的校园风格为主。歌曲如《告别校园》去表达一个阶段的完结对未来的憧憬,《Petula》、《心碎》、《许愿》更多的是杨汉源个人的年少爱情梦。这张专辑,林夕、潘源良、刘卓辉等作词人参与了部分曲目的创作。《流亡舞影》是这张专辑比较多人认识的歌曲。

    这张专辑的销量当然没有为乐队带来了辉煌,但为他们赢得足够的口碑和支持,继续其音乐创作路,也取得了一些奖项。

    1989年,Fundamental出版第二张专辑《第二章》,成员也从6个调整为5个,贝司手刘家煌离队。这一张专辑,看得出唱片公司是从第一张的试验后到较大的投入,除了主唱兼写词的杨汉源外,更请来了陈少棋、周礼茂、林夕等香港主流作词人参与。题材的多元化和市场化,更准确的定位,《感觉号渡轮》、《眼泪却流在今天》、《告别英伦》,或轻版舞曲或抒情,这是一张清新而备受关注的专辑,而杨汉源的声音有点类似林志炫,属于市场的另类,种种因素为Fundamental取得更大的关注。

    可惜,胡玉仪离队在先,杨汉源也因个人学业考虑而要离队,到最后一张专辑《Dream》,就仅余下陈光荣在内的三人。这专辑更像是“新曲加精选”,当中《告别Bacelona》也就是Fundamental乐队告别作。从商业上考虑,推广无甚必要,有点草草收场,完成合约之举。在短暂的三年间,Fundamental整个乐队红未算红,没开过演唱会,无法跟Beyond等对比成就。短暂的乐队生命,无奈地消失于瞬间。

    如今,在网上也难以找到Fundamental或乐队成员的任何信息,关于这支乐队的记载也不多。主唱如杨汉源等或许早已淡出音乐或娱乐圈。他们在香港乐坛的短暂出现,更多是玩票性质地去完成年轻人在音乐上的热情和梦想,最后从璀璨归于平淡,面对生活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