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西贝柳斯抄个近道
许莽 于 2014.08.28 16:19:31 | 源自:新闻晨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20

  • 我知道西贝柳斯太遥远,所以打算先从近的讲起。

    在我俩古老而漫长的基友岁月里,我跟陈不好玩君极少因音乐产生交集。我听我的古典,他听他的英伦摇滚及其他靡靡之音。据说他大学时期也曾打打架子鼓什么的,我一直不太相信。打打架还差不多。我们所有的共同音乐语言只出现在K 歌的场合,每回酒过三巡,我都会跟陈不好玩深情合唱一曲动力火车的《还隐隐作痛》……此处略去三百字,有心者请自行脑补。

    是的,我K歌的。不要以为听古典的人一定排斥流行,整个青春期(算到婚前吧)我花在流行歌曲上面的银子也够去一趟芬兰了。情歌在耳机里循环播放,正适合打发校园生活的无聊时光。我可没想过往燕园的水池里扔什么瓶子,那是有志青年做的事。我也就踢踢野球,去学校健身房练几块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的腹肌,完了洗个人多势众的澡,返回寝室,听齐秦小哥反复诉说他对王女神祖贤的衷肠。我后来发现,他跟勃拉姆斯有一拼。

    插了一段幻想曲,回到陈不好玩这儿。记得去年深秋一个萧索的午后,陈不好玩突然告诉我他准备北上。我以为他要去河南,没想到是芬兰。在讲解了他那雄心勃勃的北欧自由行计划之后,陈不好玩主动提到了西贝柳斯。我知道他肯定不是冲着西贝柳斯去的,但依然表示了极大的赞赏。在之前的那个夏天,以防暑降温为由,我曾诱导陈不好玩去听一点西贝柳斯——当时他刚刚对古典音乐产生了一些朦胧的兴趣。我向他绘声绘色地描画了西贝柳斯作品中特有的冷冽意境,激发起这个闽南青年对于北国风光的巨大好奇。

    作为旅行计划表中的一项重要行程,陈不好玩去了赫尔辛基的西贝柳斯公园。在作曲家的雕像前,陈不好玩默默哼唱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一些旋律。我不确定他是否真的这么干了。据说碰巧还遇到了一个同胞旅行团,很多大爷大妈争先恐后地与西贝柳斯合影。导游应该跟他们讲过被称为芬兰第二国歌的西贝柳斯名作《芬兰颂》吧,不过我怀疑他们更关心晚上的芬兰浴。

    眼下,陈不好玩已经彻底演变为一名饱含热情的古典音乐爱好者。忆及去年夏天那几次不经意的闲谈,陈不好玩一再强调,如果不是西贝柳斯,他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爱上古典音乐。而即使已经听过了不少作曲家的作品,西贝柳斯仍然在陈不好玩的心目中保持着无法取代的地位。看他谈论起西贝柳斯第二交响曲或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时那种感慨万千的姿态,我断定,这些音乐真正打动了他。

    不管怎么说,从西贝柳斯手中取得古典音乐博物馆的门票的确是件颇为古怪的事情。要知道,哪怕是资深乐迷,也不见得都十分熟悉西贝柳斯的音乐。然而,陈不好玩的故事告诉我们,古典音乐与我们每个人之间一定或多或少存在着机缘——你无法理解巴赫,却有可能喜欢上马勒; 你听了好几部贝多芬的交响曲也没找到感觉,说不定哪天舒曼的某一首钢琴曲一瞬间牵动了你的心弦。七八年前我就曾经为陈不好玩铺设过古典音乐的进阶之路,就差关照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格里格、德沃夏克、拉赫玛尼诺夫诸君在莘庄沪闵高架入口处举块“带路”的牌子了……结果,居然让西贝柳斯冷不丁带他抄了个近道,就像芬兰著名F1车手哈基宁和莱科宁在入弯时经常干的那样。

    让·西贝柳斯虽然难得扮演带路者,可一旦进入古典音乐的密林深处,他的独特魅力便显现无遗。只有他能写出那种风格的音乐,冷静中有激动,孤高而又忧郁,雄壮的声势绝不伴随情感的失控,渺远的气韵带动着一丝神秘……试试看,调动你的想像力。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西贝柳斯的杰作,长期以来被视作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最有力的竞争者。老大师海菲兹那种凌厉而冷漠的艺术格调与西贝柳斯的音乐是如此相称,以至于我坚信没有任何一位小提琴家在这首曲目上能够与之比肩,即便是我非常喜爱的穆洛娃的版本(小泽征尔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也做不到。而西贝柳斯的七首交响曲则是更加不容忽视的音乐遗产,尤其是第二、第四、第五这三首,值得我们在其塑造的音乐境界里耐心地探幽访胜。至于西贝柳斯交响曲的版本,本土(包括其他几个北欧国家)的指挥家和乐团通常是可以信赖的,比如2012年刚刚去世的贝尔格伦德的几次录音,以及万斯卡指挥芬兰拉蒂交响乐团在BIS公司的四张套全集,都属于口味纯正的典范。此外,库尔特·桑德林执棒柏林交响乐团为我们呈现了一种不露声色的厚重与宽广,这是我极为推崇的版本。如果你喜欢相对个性化一些的演绎,考虑一下伯恩斯坦和卡拉扬(皆非全集)。我对阿什肯纳齐和科林·戴维斯的全集录音稍持保留意见,尽管它们获誉颇多。

    以我的欣赏经验,西贝柳斯的音乐因为有着良好的冷冻效果,故而保鲜期很长。任何时候去听他,都不会觉得腻味。当然,对不了解这位作曲家的人而言,炎炎夏日是抄近道接近西贝柳斯的大好时机。“去听西贝柳斯,我保证你不需要开空调。”当时我就是这么忽悠陈不好玩的。

    其实我还想说,芬兰是如此不起眼的一个国家,几乎没有什么能够让人惦念的事物。记住西贝柳斯吧,尤其当我们已经失去了诺基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