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所熟悉的尼克·凯夫(Nick Cave)大概是这个样子:从来看不到笑容的严肃面孔,眼窝深陷,眉骨凸出,头发向后梳着,瘦,西装在身上显现出随意轻松味道,坐在钢琴边上,夹着一支烟。你看着他的照片,心里可能想:哦,这应该是一名绅士,一个才华横溢的老男人。
把时间往回倒退30年,没有人能想象得到,这样一个人会成为一个父亲,一个在舞台上穿着西装弹着钢琴吟唱民谣的歌手。他大概会因为吸毒闹事之类的东西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像摇滚圈子里那些骄横的天才,早早把生命在酒色中燃烧殆尽。然而,尼克·凯夫却偏偏用自己的才华回应了那些质疑的目光,活成了一个异类的传奇。
上世纪80年代是欧洲摇滚乐的黄金年代,尼克·凯夫和他的乐队生日派对(The Birthday Party)从鸟不拉屎的澳大利亚来到了英国的大城市伦敦,一个真正可以施展拳脚的摇滚乐传奇制造基地。这支后朋(post-punk)乐队以尼克·凯夫为核心,聚集了很多才华横溢的乐手,还在著名厂牌4AD下边发了两张唱片。他们离经叛道的歌词充满了神秘主义、宗教主义的邪恶故事,刺耳的吉他失真散发的黑暗气息让后朋克的神经质变得更加暴躁,他们的现场演出说是生日舞会,不如说完全就是一群精神病人的撒野派对。
尼克·凯夫后来回忆的时候提到,The Birthday Party就像是冲破牢笼的野兽,他自己也无法控制,当时自己的生活也和乐队一样混乱,一面是浮夸和狂躁,一面却是既是支柱又是桎梏的宗教信仰,艰难维持着摇摇欲坠的平衡。有才华又充满个性的人总是很难与他人长期合作,随着乐队内部矛盾越来越严重,尼克·凯夫选择了解散乐队。
随后,尼克·凯夫组建了尼克·凯夫和坏种子(Nick Cave and The Bad Seeds)乐队,乐队维持了松散的结构,乐手们的定位更像是帮助尼克·凯夫把自己的音乐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形态。尼克·凯夫开始逐渐以哥特艺术为核心,将布鲁斯、民谣、硬摇滚等各类元素糅合在一起,作品的旋律性比起生日派对时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4年的《让爱进来》(Let love in) 和1996年的《谋杀歌谣》(Murder Ballads)是哥特摇滚史上相当重要的两张专辑。
青年时代的远去只是改变了尼克·凯夫表达自己的方式,有一点每个人都很确信:剥开表面上晦涩的词句,每一首歌都仍然着包裹着尼克·凯夫的黑暗内核。《Let love in》 这张专辑放在任何唱片店都会让人很容易就找到它,血色的背景里,尼克·凯夫裸着上身、仰着头,血红色的背景有着触目惊心的视觉冲击力。这是一张私人化的专辑,打开它像是进入一座被阴云笼罩的华丽城堡,这里充满了尼克·凯夫对刚结束一段婚姻的留恋和忏悔,在他真诚又带着执拗的唱腔里,你可以听到爱到绝望之处的鲜血淋漓。在专辑同名的《I let love in》中,尼克·凯夫这样唱道:“绝望和欺骗,是爱的一对丑陋而幼小的双胞胎,在它们敲响我的房门之后,我让它们进来了。亲爱的,你正是我从前所有罪孽的惩罚……”
好在一切伤痛也都会过去,如今50多岁的尼克·凯夫身份包括歌手、诗人、电影剧本作家、小说作家以及演员,在《哈利·波特》的配乐里、各大音乐节上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他看起来温和平静,但是还是不要招惹他比较好,具体原因嘛,可以看看尼克·凯夫去年为了宣传新专辑参加的一个微访谈:
Olga Ushakova:“对于那些梦想能和你一样伟大的年轻音乐家们,你有什么好说的吗?”
尼克·凯夫:“还是降低期望,让他们省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