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豫:这个浮躁的时代,那个触动灵魂的声音
易小婉 于 2015.12.01 15:47:24 | 源自:民谣与诗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9.50/57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齐豫的歌声有一种难得的与世无争。她仿佛是穿越时空而来的精灵,出尘地唱着布道圣歌,不经意就把我们的思绪带入到云端,使汲汲营营的我们得以停下匆忙的脚步,真正安静下来思考些什么。李宗盛说,齐豫唱歌简约不炫技,她的特色是很难通过练习而达到的。李泰祥说,我觉得齐豫真的是这个时代难得的游吟歌者,齐豫是活在这世界上的星星,那个光亮,一直存在,永远都在的。

  • 不得不说的橄榄树

    在当今华语歌坛,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齐豫的名字,也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橄榄树》这首歌。这首由李泰祥作曲,三毛作词的歌曲,收录在齐豫1979年发行的首张专辑《橄榄树》中。事实上,早在专辑发行的九年前,这首歌就已经完成了。

    齐豫曾经说,当年三毛写《橄榄树》的时候,其实没有写橄榄树,而是写的小毛驴,因为西班牙草地上有很多小毛驴,后来由于歌唱的原因,改为了橄榄树。也让这首歌的场景,可以不再只是西班牙,而橄榄树这个意象,也有了更多的想象力和可能性。

    这首歌齐豫这辈子唱了几千遍,但她说她每一次登台唱这首歌之前,还是会紧张。因为这首歌从开口第一个音道唱完最后一句的最后一个音,都不能够有松懈,万一稍有松懈就完了。

    我曾经有幸听过齐豫现场演唱《橄榄树》这首歌。虽然《橄榄树》这首歌,到现在已经这么多年了,可是当我再听到它,不会觉得这个声音是过时的。《橄榄树》是一首超越时代的歌,而《橄榄树》这张唱片,也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品,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当时台湾有着音乐理想和抱负的年轻人眼中的标杆,也刺激了那一辈的年轻人要迎头赶上,也正因如此,台湾流行音乐史上才有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台湾民歌兴盛的时代

    听这首《橄榄树》,要放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去解读。20世纪70年代,由于台湾当局全面禁止老百姓出境观光,台湾的年轻人要流浪也不能流浪到哪里去。所以,那时候的年轻人听“流浪远方”这样的歌词,是包含着很多心向往之实不能至的期盼和愿景的。

    那个时代,台湾经济逐步复苏,年轻人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创造自己的文化,台湾民歌正是在那样的背景下开始流行。

    七十年代是台湾民歌的热门时期,1978年齐豫以一曲《diamonds&rust》获第二届金韵奖冠军。金韵奖是由新格唱片举办的校园民歌大赛的大奖名称。在参加比赛之前,齐豫一直是课余在民谣酒吧弹唱西洋民谣,虽然她也唱红过《乡间小路》这类民歌,但她天生不是民歌手,简朴的民歌与她空灵而又古典的歌声很难水乳交融。直到李泰祥的出现。

  • 李泰祥在帮齐豫制作《橄榄树》这张专辑时,通过清澈悠远的编曲,将齐豫高亢舒展的歌声发挥到极致。齐豫终于自由地穿行在古典和流行之间,她以自己出众的悟性和灵气诠释着那些诗一般的文字,说尽了流浪的自由和诗意。

    作为台湾民歌的旗帜歌手齐豫和她从容飘渺的声线,成为了不可复制也不能被超越的经典。而后,在《九月的高跟鞋》、《细说从头》等歌里,齐豫又把女人的心事从少年讲到了成年。

    三毛的灵魂在歌唱

    齐豫的歌里,还有三毛的灵魂。

    如果你也在少年时代看过《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你一定要听那张叫《回声》的专辑。

    三毛曾说:“全台湾只有三个女人最适合穿波西米亚的长裙,那就是三毛、齐豫、潘越云。”那么这张专辑,就是三个台湾最波西米亚的女子一同演绎的珍藏品。这张唱片有点像是三毛的自传。整张专辑的旁白部分都是三毛本人的声音,串联起她亲笔写下的12首歌词,加上齐豫与潘越云宛若天籁般的珠联璧合,还有由李泰祥、陈志远、陈扬、李宗盛等七位作曲高手所谱写的歌曲,诠释出三毛在人生不同时期、不同际遇之下的不同心境,被称之为“传记音乐”。

    《回声》这张专辑将三毛的半生划分为四个阶段:从《轨外》到《谜》诉说的是三毛童年的封闭与叛逆;从《七点钟》到《晓梦蝴蝶》则是三毛的初恋记录;从《沙漠》开始则是讲述她的浪漫爱情;而《今世》是唱给故去恋人的悲歌;最后的《远方》、《梦田》则是经历人生创痛后的蜕变。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张唱片是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的第一张CD唱片。当时滚石唱片公司率先从日本引进了雷射唱片(CD)生产技术,于1985年先行推出卡带版的《回声》,成为滚石1986年1月推出的前五张CD中的第一张。

  • 佛蕴其曲,心闻其声

    1998年,齐豫到西藏拉萨参加齐秦那场著名的个人演唱会,获得了一尊大昭寺赠送的佛像。2002年,她又去了一趟西藏,这次西藏之行后,齐豫进入了另一个音乐世界,那是一个关于佛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喧嚣,没有噪音,没有煽情。

    齐豫发心要把自己在佛学中体悟到的真、善、静、美唱给世人听,2003年推出第一张包括了《大悲咒》在內的佛乐。她出一张流行类专辑,一般要让歌迷等上2到3年,然而4年里,她已经出了4张包括禅诗在內的佛乐专辑。

  • 齐豫唱的佛歌,像和煦的阳光在天际照耀,像洁白的云朵在苍穹卷舒,沒有悲戚,只有喜乐。

    这个声音和心灵都如此空灵的女子,转眼已经57岁了。当年和她一起缔造了乐坛神话的三毛和李泰祥,都已离世多年。如今,齐豫独隐佛门,每日诵经、静心。在弟弟齐秦的口中,她是一位“隐士”,在无数深深挂念她的歌迷心中,她依然无可替代。

    三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味齐豫,令人欣赏和留恋的,是她让音乐成为一种宗教般的信仰。春雨秋霜岁月无情,只有齐豫如梦如幻如真的歌声,伴你在漫漫长途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