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一直是魅族每一代新机必须重点描述的卖点,但老机型一直表现却并不出众,直到MX4换上“大底”,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但很快,凭借神奇的负优化,定位更高的MX4 Pro摄像头表现倒退,令人不解。Pro 5会怎样,是MX4那样蜕变还是MX4 Pro一样继续摔个跟头?
-
样机来源:厂商送测
样机类型:市售量产机
是否商业关系:否
镜头、对焦、测光表现
摄像头
这个“大眼睛”造型的摄像头已经成为魅族最近几代手机标志性的外观特征,不只是大,它还突出于机体1毫米。不光外观看上去“大”,内在的也很“大”。Pro 5采用了索尼IMX230感光器,尺寸规格1/2.4英寸,在手机中属于大底。其像素2100万,像素结构堆栈式。相比MX4/MX4 Pro使用的IMX220[1/2.3],像素数量相当而尺寸还略小,但在数据带宽上则大进步。IMX220全像素连拍是12FPS,230提升到了24FPS,4K视频最高支持30FPS,1080P支持到60FPS,IMX230还加入了片上相位对焦系统,这对提升对焦体验的帮助将是非常直接的。
镜头等效焦距约27毫米,光圈F2.2,相比同期的旗舰产品,视野更大,通常为28-35毫米,而光圈稍小。没有集成流行的光学防抖机构,这可能与感光器尺寸较大有关,如再加入防抖机构,体积将更大。
镜头素质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4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892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1.26 14:49:27
Pro 5的镜头整体保持了比较优秀的解析力,边缘劣化控制得出色,劣化程度完全可以接受。有一定的后期锐化修饰,稍有些过度,也导致了画面有些偏硬。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4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024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1.26 14:40:51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4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3876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1.26 15:07:38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单点;感光度=ISO4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8197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1.26 14:07:25
相比上一代,Pro 5的抗眩光能力有了进步,正面强逆光时可以保持良好的画面对比度不会出现明显的雾化,侧逆光时可能产生放射性光斑并轻度雾化,但很容易回避或者可以融入创作性拍摄。Pro 5的紫边绿边控制较好,一方面是镜头光学素质的功劳,一方面是机内后期有相关的去除处理。
Pro 5的镜头光学素质有进步,符合其中高端机型的定位。
对焦
IMX230 片上集成了相位对焦系统,但并不意味着整个对焦过程是纯相位方式完成,基本原理是相位实现粗略对焦反差式实现精确校正,实际上是混合对焦。在Pro 5闪光灯下方,是一颗激光发射器,通过侦测激光返回来确定距离,这就是激光辅助对焦系统。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5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00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10 16:07:58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6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1.5EV;曝光时间=1/17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1.15 16:10:22
相比上一代手机,Pro 5的对焦速度明显更快,尤其在近距拍摄时。但比起一流水准,尚有差距,比起iPhone 6s Plus,速度上的差异还是容易察觉。改善后的对焦系统,更容易实现场景的捕捉,不管是普通的街景还是弱光场景,对焦都更为流畅迅速。预对焦表现也较好,系统能自动快速的侦测场景的变化,从而在人工不干预的情况下完成对焦,用户只需要轻按快门。预对焦情况下,Pro 5对焦存在一定概率的脱焦率,约有2%的拍摄会存在精度不够,不过这样的概率并非不可忍受。
测光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4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495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1.26 15:13:36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4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814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03 12:12:26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64;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33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10 16:13:00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单点;感光度=ISO4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33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10 13:32:14
Pro 5 默认测光是中央平均模式,测光略偏激进,没有MX4 那么精准,所以时不时的需要用到点测光模式。触摸屏幕,会设置焦点,并与点测光联动,从而实现曝光的调整,这种模式下,EXIF的测光模式会纪录为“单点”。相比MX4,测光算是小有退步,MX4的更精准,MX4大部分时候不需要人工干预。Pro 5常需要点测光,所以拍摄效率被打了折扣,对焦系统赢得的时间,浪费在矫正测光上,而本来这个环节可以做到一气呵成。
Pro 5 提供了正负4档的曝光补偿控制,步进为1,但单位并不是常见的1EV,而是0.5EV。这么设计非常奇怪,菜鸟看不懂,老鸟也一头雾水。
白平衡与色彩、画质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4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016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1.26 13:11:19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4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272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1.26 13:12:20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4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799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1.26 13:18:22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4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712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1.26 13:15:45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4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028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1.26 13:54:20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4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135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1.26 14:42:44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单点;感光度=ISO4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319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1.26 14:48:35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4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133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1.26 15:04:43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64;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2.0EV;曝光时间=1/100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03 12:20:45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单点;感光度=ISO64;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1.0EV;曝光时间=1/33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03 12:38:55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4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942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03 12:46:44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单点;感光度=ISO2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33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10 13:44:19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4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873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03 12:47:28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6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33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1.15 14:43:13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8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00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10 15:16:58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单点;感光度=ISO4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221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10 15:25:07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64;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33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10 16:13:00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单点;感光度=ISO5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25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10 13:15:50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单点;感光度=ISO5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25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10 13:24:22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25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4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10 13:56:24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单点;感光度=ISO4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00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10 17:19:12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单点;感光度=ISO64;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1.0EV;曝光时间=1/33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10 17:24:59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16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33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10 17:38:56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单点;感光度=ISO16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33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10 17:43:01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单点;感光度=ISO5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00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10 17:47:31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单点;感光度=ISO125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7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2.10 13:53:47
Pro 5具有非常不错的宽容度,那张逆光的《廓如亭》很能说明问题,还有不少样张中,强光下的屋檐阴影区域也保持了不错的细节,这应该是硬件级HDR和软件算法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部分表现不错。
色彩表现略感清淡,暖色系表现偏保守。看得出魅族是希望将Pro 5调成偏暖风格,但调色上有些问题,阳光下的白色问题发色有点偏品红,而让人观感看着更舒服的是偏金黄色,某些蓝色场景中,蓝色会透着一点绿,除此之外,白平衡表现正常稳定。色彩层次表现不够理想,高光材质的质感都不够好,而MX4表现这类材质时会更优秀。在《Meizu 魅族 MX4 Pro智能手机拍摄体验报告 》[作者:Soomal ]
一文中,指出了其锐化与涂抹带来的负面作用,在Pro 5的调试中,锐化依旧,稍微收敛一点,但带来负面作用就是画面变得干硬,前面提到的质感问题也与锐化有一定关系。涂抹问题则大大改善,在光照充分的场景中,可以容纳更多的信息了。
Pro 5 并没有光学防抖,但获益于高感光度的进步,弱光下的表现还是得到了改善,即便在ISO800以上的感光度下,画面也不会出现大量的红绿噪点,但涂抹会随着感光度的提高而增强。在ISO400下,基本可以放心使用,ISO800内发小图到社交圈都是具有很高实用性的。Pro 5在高感光度下还是存在失色的问题,但似乎魅族在算法中做了一定的补偿,因此看上去失色问题没那么严重。
Pro 5的基础画质其实不错,但优化还是不够,回头对比一下我们以前拍摄的MX4的样张,会发现,MX4在强光场景中的表现的依然更悦目更讨喜,Pro 5相比MX4并没有整体性优势。
配套软件与总结
Pro 5 出厂预装的是Flyme 4.5,升级到5.0后,拍摄界面UI有了变化,但成像的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新的UI与老的不大一样,但也不难适应,功能上稍微丰富一点,例如手动模式多了白平衡控制,滤镜界面更像iOS风格等。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8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00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1.18 13:19:48
制造商=MEIZU;型号=PRO 5;焦距=5毫米;等效焦距=31毫米;光圈=F2.2;测光模式=单点;感光度=ISO4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193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5.11.26 14:46:03
全景功能比较实用,生成尺寸较大,合成速度也快,拼接痕迹不明显,比上一代明显好用。滤镜功能有些变化,例如黑白滤镜口味变得更重,滤镜就得重口味,否则没啥意思。魅族的滤镜模式下一直支持全像素生成,这个优点继承到了Pro 5。
总结
-
采用1/2.4英寸索尼IMX230堆栈式感光器
镜头光学素质较好
[当前]中上水准的对焦效率
测光稍偏激进
优秀的宽容度
色彩表现可以进一步优化,阳光场景容易偏品红,色彩没有MX4讨好
弱光表现比上一代有进步
相比MX4,Pro 5拍摄部分的综合的使用体验要好一些,主要体现在更快的对焦速度,弱光下的表现也更优秀一点。但色彩表现不及MX4,MX4色彩更加浓郁鲜艳有层次,所以,Pro 5相比MX4并非全面进步。我们认为是有进有退,这个结果并非我们的预期,我们本以为是压倒性的优秀。算法算法算法,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手持一套成熟算法,对于魅族来说,已经是非常迫切的事情,何时能像苹果那样保持一贯的特点和稳定性,尽可能的压榨感光器性能,那才是见真功夫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