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独唱、独奏,交响乐的谱子最大不同是?
如果是无伴奏独唱、独奏,那么就只有一行谱子;如果有钢琴伴奏等,那么会多一行谱;以此类推,交响乐演出的总谱会是非常庞大的体系,由于行数太多,往往一整页上每件乐器只有一行,所以为了让大家不必拼命翻谱,除了指挥用总谱以外,演奏员都用分谱。
谱子上有些乐器音不多,他的谱面会是怎样的?
比如打击乐,可能大多数时间都在休息。他的谱子上除了要演奏的段落,还有大段的空闲,往往用数字表示需要跳过的小节数。
谱子是一成不变的吗?
谱子的版本很多,不同的出版社和修订会有不同的版本,当然也有一些版权已经过期的公版乐谱,但需要业内人士的严格甄别。
乐师在拿到谱子之后,根据排练情况和指挥的要求会做上标记,记录演出时需要注意的要点。弦乐声部需要统一拉法,所以会在谱子上记下排练确定的“弓法”。
乐团的乐谱从哪里来?
一般来说,每个乐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或者谱务室用来存放乐谱。这些乐谱主要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是保存乐团历史上的乐谱收藏,这些谱子中不乏珍贵的首版,但并不用以平时演奏,而是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二是最新乐谱或音乐会用过的备份,主要是为了下次再演出时可以用来练习。
正规音乐会试用的乐谱需要使用正规出版物,这是对专业乐队的正常要求。乐团需要通过具有资质的专业出版社购买或租用乐谱,这会牵涉到不小的费用。
乐谱管理周期是怎样的?
对乐团来说,一切工作围绕全年工作展开,谱务也不例外。谱务工作是乐团组织排演的基础,必须早做准备。
以香港管弦乐团为例,谱务员会在下一个乐季的草案确定之后就开始准备预算,通常是在每年11月,就要开始准备后一年9月开始的新乐季的乐谱预算。暑假之前的6月,乐季安排尘埃落定,谱务就要根据演出的先后次序安排乐谱,并且了解每个作品的编制,人数决定乐谱的需求量和人事安排,所以必须做到心里有数。
单场音乐会有哪些工作需要做?
在预算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演出会有不同的要求。但不论什么演出,乐团总监或者本场音乐会的指挥是核心人物,因此,如果有什么无法决定的事,应当问他们。如果乐谱有多个版本,也需要咨询负责的指挥,他会告诉乐团自己通常会用哪个版本,甚至有指定的现成版本,里面有弓法和标记。
确定了版本,谱务就要负责购买、租借足够份数的乐谱了。如果遇到电台、电视台需要转播,除了要将乐谱提供导播,原则上要通知乐谱出版商,可能涉及一定费用。当然,除了准备乐谱之外,谱务员还需要做的包括分发排练谱,安放演出用谱,存档乐谱等一系列杂事。
外出巡演要注意什么?
首先是注意电子版的备份,用U盘准备好已经标记完成的乐谱,以备不时之需。记得在上海交响乐团的分享会上,乐队长宋国强讲过一个案例,一次北上演出,由于运输乐谱服装的车辆遇到高速路的封堵可能造成延误,一时间非常紧张。在此之后,上海交响乐团就决定,以后外出演出必须随便携带一份备用的谱子,防止类似情形酿成事故。
谱务是非常细致辛苦的工作,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交响乐团的演出中,各个环节都是如此,任何小问题都可能会影响舞台呈现的效果。为了一台看起来正常、普通的交响演出,无数人做着细致、精准的幕后工作。或许这取决于工作者的责任心和热情,但更依赖一流的管理经验和流程。
最后,为大家提供若干可免费或付费下载谱子的网站:
1. imslp.org
国际乐谱典藏计划(InternationalMusic Score Library Project,缩写:IMSLP)是一个以 Wiki 为基础,集合公共领域的乐谱的虚拟乐谱资源库计划。从 2010 年 6 月 6 日开始,国际乐谱典藏计画亦收集公共领域及许可的音乐录音。自 2006 年推出以来,逾 7,800 名作曲家的 61,000 份作品的约 220,000 份乐谱和 21,000 段录音被上传。
2. www.prestoclassical.co.uk
既能买碟,也能买谱,东西不算太多,但都是很好的版本。现有谱例 50 多万份。
3. www.musicnotes.com
这里的乐谱可能以爵士、流行为主,但品质相当高,购买完可以直接同步在他们自己的 app 上,并能播放乐谱的音频。
4. www.at-Elise.com(日语)
以日本歌曲改编的曲谱为主,付费即可下载,不用等,且价格不贵。(折合人民币每份 30-4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