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O AUDIO Red[赤]网络数字音频播放器,是HOLO AUDIO的数播、流媒体播放器的首款产品,是去年末上市的新品。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它是一款挺有意思的产品,除了夸张的机箱设计之外,它在声音表现方面也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所以,在手里这一堆测试样品里,我们决定首先来测评这款播放器。
外观:HOLO AUDIO Red播放器如图所示,机箱设计很是夸张,整块铝中挖出可以放下主板、变压器的位置,贴合套入。因此,电路板上的芯片真是有足够厚度的机箱来被动散热。机器的三围尺寸为212mmX141mmX40mm高[不包含脚垫],重量约2395克!真是相当稳重了。考虑到要搭配HDMI的IIS接线、电源线甚至同轴线等使用场景,足够大的体重也有其实际功能上的价值,并非纯粹堆料好看。
接口:我们通过上图来看看Red播放器的背面接口。从图左至右,HDMI接口为IIS输出接口,配合底部跳线可调整几种定义模式。接着为AES、同轴Coax、同轴BNC和光纤的S/Pdif信号输出。USB-B接口可以让Red播放器成为一个USB数字转盘来使用,USB-A接口是USB输出来连接外接解码器、声卡等设备。TF卡插槽是用来运行树莓派操作系统的,不能用于扩展存储。网络方面,只有RJ45的千兆网线接口。
功能:在官方关于Red播放器介绍中,开头就表明此播放器是为对树莓派等软件播放使用有一定基础的用户所开发,不提供软件支持的声明,看起来似乎很吓人,难于上手使用,但使用起来其实并没什么门槛。如图所示,我们将Red播放器接入到网络中,可以被分配到一个局域网内的IP,直接在手机、电脑等网页浏览器网址栏输入IP地址,即可进入如图所示管理界面。仅此一页而已。你想用什么功能,勾选上即可。例如,我们本次测试会用到UPNP、Airplay顺便看看HQPlayer,选上即可。
页面顶部为输出设备,即最后这套系统播放内容由谁输出。底部为USB Redirector,即如果在Red上连接了USB DAC、声卡甚至支持USB输入的音箱,在这里可以看到。
在USB-A外接解码器时,Red播放器可以提供最高DSD1024和PCM1534kHz的输出;在IIS的接口下可提供DSD512和PCM768kHz的输出;S/Pdif接口支持最高DSD64和PCM192kHz输出。Red播放器自己还可以脱开树莓派主控系统,在USB-B接口下连接主机成为数字声卡输出,当然,在这个模式下的品质要弱于播放器模式。
核心:核心技术方面,我们看到这台播放器有很好的供电设计,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树莓派4B,但并不基于官方主板,HOLO AUDIO称仅使用了树莓派4B的主芯片,周边主板等均基于自行设计。USB输入和数字信号处理方面,看起来没有泉3的数字信号处理部分豪华,不知未来有否可能推出更豪华版本。另外,实测整机的工作功率为7瓦,发热量和温度也并不高。
客观测试:
我们使用了S/Pdif AES和BNC同轴输出至录音声卡进行客观数据分析,对于S/Pdif信号的客观结果,肯定是接近理论最佳值的,如果不是,那估计可能有大问题。所以,正常的客观测试结果可能并无太大参考价值。不过,先展示客观测试结果如下。AES与BNC输出实际客观结果是一致的。测试均基于UPNP DLNA网络播放下完成。另外,我们也测试了Airplay下的结果。由于使用了iOS最新Beta系统,目前iPhone的Airplay是不正常的。macOS虽然也是Beta版本,但测试结果良好,数据如下。
测试项目 | AES44 | AES44Aiplay | AES96 | Coax96 | USB96 |
噪声水平, dB (A): | -94.9 | -94.8 | -146.4 | -146.4 | -146.4 |
动态范围, dB (A): | 94.8 | 94.8 | 133.1 | 133.1 | 133.1 |
总谐波失真, %: | 0.00046 | 0.00047 | 0.00000 | 0.00000 | 0.00001 |
互调失真, %: | 0.00500 | 0.00501 | 0.00022 | 0.00022 | 0.00022 |
立体声分离度, dB: | -93.4 | -93.4 | -143.8 | -143.4 | -144.0 |
如数据所示,测试结果表现正常,即与理论值一致。由于成绩太好,就不展示频谱图表了。
主观听感:
可能是目前客观测试方法的局限,让我们评价数字音频输出时主观听感显然更为有用。在主观听感部分,我们使用HOLO AUDIO 泉3解码器、矩声Element-M播放器作为参考;数字源对比使用了享声MR1播放器的同轴输出;数字播放设备,使用Macbook Air的USB输出作为对比。USB音箱部分使用Airpulse A100的USB输入作为参考。另外参考Susvara、K812、SHP9600等耳机。下面的主观听感,主要来自几组不同的输出与对比。
1.HOLO AUDIO Red播放器的USB输出有没有听感优势?有!
第一个验证的项目,是Red播放器的USB输出外接解码器、声卡或USB音箱时有没有主观听感方面的优势呢?这个角度的对比,放在十几年前是彻彻底底的玄学,但如今发烧友应该早有体验,不同的电脑、手机、平板播放器的USB输出音质确实是不同的。
被连接的USB设备选择泉3解码器[开PLL]、Element-M[PLL中档]和Airpulse A100音箱的USB输入。对比的对象是MacBook Air M1版的USB接口输出。
实际结果令人惊喜,真的没有想到Red播放器的USB输出相比MBA的USB输出的声音有比较明显的不同,往往我们一般认为Macbook的USB连接解码器时效果确实要略好于普通PC主板的USB接口,更是好于手机设备。而以往玩过的比较简陋的Linux数播的USB效果,大概也就是Android手机外接的水平,动态都要弱于PC和Mac。而Red播放器的USB接口下,几台被测试的设备表现都要更好于MBA。注意:此处的泉3还是打开了PLL的,理论上说,此时USB接口部分品质影响是相对更低的,仍然能感觉到差别就更不容易。下文我们还会单独说关闭PLL的效果。
听感方面,Red播放器的USB接口要比MBA的USB接口的低频更为干净,声音更扎实有力——优势比较明显。高频更为干净,解析力更佳——幅度略小但仍明显。搭配不同的耳机、音箱、耳放,有可能会觉得Red的高频相对偏硬了一点,例如SHP9600这样动圈耳机时,以及搭配Element-M解码器时,稍稍硬了些。而不同组合时也要考虑到整套系统各方面影响,比如Element-M人家本身也是一台网络数字音频播放器,USB输入就不是主打。由于手里没有更多纯解码器,无法进一步对比。但肯定不影响上文的主观评价。
以A100音箱的USB输入来对比,Red播放器的整体动态更好,低频品质明显更好,高频稍稍比MBA下偏硬,动态略好一点点。泉3的部分,我们在下面进一步对比谈到。
2.关闭PLL的泉3搭配Red怎么样?各有千秋。
如果大家记得,我们在泉3测评时谈到,如果关闭PLL[机器有此功能],在使用外置享声、乐之邦声卡数字输入后,泉3的低频表现是非常松垮的,与打开PLL差别很大[享声的会比乐之邦的好不少]。这次我们早就想好要测试一下搭配Red的IIS或USB输入,并且关闭泉3的PLL后效果如何呢?
同样使用Red播放器的USB或IIS输入,打开和关闭泉3的PLL。打开PLL的泉3高频相对更内敛异更精致,关闭PLL的泉3高频反而空间感略好一点,动态略有增加。低频部分,打开PLL后层次更为清晰,凝聚力更好,但关闭PLL使用Red,低频并不松垮,只是略松一点。在低频这方面要比乐之邦、享声输入强很多。
3.Red的数字输出水平和享声MR1比如何?整体Red更优。
我们使用泉3关闭PLL以及Element-M为被输入对比像进行对比,均使用S/Pdif同轴输出、输入。MR1的同轴和Red的同轴输入在高频品质方面极为接近,尤其动态方面,甚至风格方面都比较接近,Red略微相对偏硬一点点,MR1略松一点点,差别很小。中频和低频部分,Red的解析力更好、动态更好,水平应该总体来说还是更高。Red可以达到MR1的高频的同水准算是一个不小的惊喜了。可能相比享声A300的数字输出,高频的细腻程度还是略弱一些吧。
4.USB、IIS、同轴等输出效果对比。
用同样的解码器设备接入Red的不同输出可以对比出效果的差异,但客观的说这比较难衡量说这个差异完全来自Red播放器的输出,毕竟同时被连接的解码器的输入部分也发生了变化。当然,除去Red的USB-B口的DAC模式之外,在播放器模式下,大部分应用不同接口差异是比较小的。推荐USB和IIS。
5.其他一些问题。
Red播放器抛开树莓派的USB模式,不但又要考虑到XMOS的USB输入问题,还要考虑到外接电脑的USB等影响,所以总体效果确实不如Red的播放器模式。这在几乎市面上所有的数播上都是一样的。
AirPlay从macOS的设置上可以看出,苹果已经完全锁定了44.1kHz的采样率输出。表现正常,听感也正常。不过可玩的余地对于发烧友来说还是少了。
其他做桥、做中转的玩法,我们没有涉及。在HQPlayer的PC版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输出设备,实际没有操作,大家有兴趣可以玩一玩。本次测试均基于本地NAS的DLNA服务器上的内容直接播放。包括DSD512在内的内容,使用都非常稳定。
总结
HOLO AUDIO的Red播放器从拿到手到使用有三个方面令我们印象深刻。第一,机箱设计和使用时候的感受确实稳重舒服,操作系统官方一上来就打了“预防针”,但其实操作并不复杂,小白使用问题不大,当然家里得有可网络共享的曲库。第二,USB接口的音质竟然有所突破,效果出色,虽然这种听感上提升的幅度不会特别大,但像Red USB接口相对MBA USB接口的这样级别的优势,已经算是不小的惊喜了。第三,高采样率下USB接口输出工作非常稳定,可能是我以前的电脑太烂了吧,DSD512表现长时间使用总有不稳定,但Red播放器表现很好。
4980元的价格这台播放器是否值得购买,如果纵观现在市场上已有的产品,这个价格并不算太贵。但要以过往10-20年的老观念中所追求性价比,可能还是略贵了一些。和几位发烧友聊天发现,大家似乎都希望Red播放器的数字部分如果可以做到和泉3高阶版本一样的配置水准,推出一个加强版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