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品碟 - 音乐乐评
    这几年,郝云的温温好运印证了当下的审美主流:大家伙儿讨厌高深,拒绝严肃,喜欢一种放松的、不复杂的心态。对郝云的拥趸来说,郝云很贴,就是“我们”中的一员,而不是什么明星和艺术家。这审美主流还有一面,人们往往是在很随便的场合、用很随便的方式接受这些歌曲的——歌曲的明白晓畅、一听即懂,代表了传播中的友好界面……
    当林忆莲新专辑《Re:Workz》出来,连很多铁杆歌迷都傻眼了——这张她翻唱自己九首过往作品加一首新歌的所谓粤语专辑,声线一律低吟浅唱、飘忽不定,时不时出现不知有意无意的甩音、音飞的气息不稳,甚至有她第一张专辑“小鸡声”的即视感;编曲基本是band sound,十首歌风格高度统一,没有出位之作……
    因为失去和回忆,因为刻骨铭心的寂静思念,《巴克图口岸》是属于黑夜的,全部的歌曲都是在黑夜发生,进而复原了、再现了、扩展了黑夜。又因为黑夜的无边无际的神秘,注定激荡起孤寂、灵魂和精神性的感受,全片因而拥有了夜空下的广大气息。它的作曲、歌词、演唱、演奏,都不止限于新疆地域……
    李惠敏高中未毕业即被香港著名制作人兼歌手伦永亮发掘,并开始其歌唱生涯。其最早出现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通过丰华唱片公司给她和区海伦组成的一高一矮组合——Echo。与由刘文娟和李敏组成的梦剧院出道时间相若,与梦剧院的清新学院文艺派不同的是,Echo以劲歌热舞强劲节拍谈情说爱的歌曲类型为主,自身并无参与填词或歌曲创作……
    2000年以后,我开始期盼阿巴多的每一场音乐会,却同时去下意识地回避这样的机会。我不能忍受代表曾经“青春一代”的热血指挥终于以老态龙钟或者说风烛残年的样貌示人,这一切都来得太突然太快了!一场重病摧毁了他!因为他是圣徒,所以他奇迹般地“复活”!
    如果说是卡拉扬那代指挥家奠定了音像制品的发展方向,那么阿巴多则是受益于这一科技进步的典型代表。从他的艺术生涯一开始,音乐厅和录音室就一直是他辛勤耕耘的领域。通过回顾他的录音和录像制品,我们不仅能重温他过去的辉煌,也能看出他的兴趣所在以及艺术追求……
    音乐无疆界,听起来是一件很理想化的事,但实现起来,也真就像理想与现实那么远。无数的音乐人、一辈又一辈地在音乐世界里传承,其实都是在完成着一个音乐融合的任务,至少在朱哲琴的新专辑《月出》里,可以看到她用自己的角度,在试图完成这种无疆界的可能性……
    对文青来说,窦唯始终是一个指标,何况新的这张,由重型金属乐 Riff 砌成的《殃金咒》,在如今充斥着娘娘腔的中国独立音乐圈里,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据我听力所及,尚可入耳的内地音乐大致可分三类,自淫的民谣一派、自渎的农金一派和装神弄鬼的实验一派。窦唯一直在装神弄鬼,此张亦是。他装弄得不错……
    对于九十年代内地流行音乐的歌迷来说,她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其后,当她遇上何训田,从《黄孩子》开始的一系列充满中国民族色彩的世界音乐唱片,犹如重生。经过长时间的游走采风、长达四年多的制作旅程,近日,新碟《月出》终于面世……
    殃乃人之灵魂,殃金咒也许念给灵魂离体也就是往生者的经文,不过其中也有《般若佛母心咒》和《莲花生大士心咒》。如今越来越多人对佛教有兴趣,试图在佛法与经文中找到安抚心灵的力量。而窦唯绝不是潜心向佛那么简单,他对黑暗和未知领域的敏感和迷恋,在他之前作品里有明显体现……
    2013年4月在美国辞世的匈牙利裔美国籍大提琴家斯塔克,生前的名望远不及频频在媒体上出现,热衷于跨界的另一位美国大提琴家马友友。作为二战后去了西方的东欧犹太人(他父亲是波兰犹太移民,母亲家族来自乌克兰,也是犹太人),经历中打下的残酷历史与文化烙印,注定一生不同于其他族裔的音乐家……
    唐朝,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乐队的这个名字却是一个美国人起的。更确切的说法是美籍华人。1966年出生在纽约州的郭怡广,是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郭廷以的孙子,博士论文是《后毛泽东时代的技术官僚》。1988年,他作为留学生来到北京,结识了跟他一样高大帅气的摇滚青年丁武……
    “痞子阿姆”(Eminen)素以出神入化的作词功力,以及无与伦比的澎湃flow,稳据欧美乐坛“说唱皇帝”的江湖地位至今无人撼动。然而41岁的“说唱皇帝”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近日,他的第八张专辑《The Marshall Mathers LP 2》出版,随即成为第一个七次登顶英国专辑排行榜首位的美国歌手。这样看来,痞子的魅力依然……
    经过四年零五个月,一共1610天,这张名叫“月出”的双唱片终于要出世了。在业界普遍公认“唱片已死”,音乐不再具有独立品格而沦为选秀附属物的当下,在创作低靡、业者悲观失守的今天,音乐人落入不知何去何从的迷茫中。希望这张唱片的完成和面世,对我、对参与完成的每一位、对音乐创作者或是行业本身,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和鼓励……
    威尔第的歌剧和瓦格纳一样,我都是主张要么亲临现场,要么只听录音,从来都是有意回避录像制品。如果说瓦格纳的歌剧在不同时期总是有创新性甚至颠覆性的制作,那么威尔第的歌剧给出的想象空间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威尔第的歌剧脚本大多来自戏剧改编,不是大文豪的名作,就是《圣经》或历史传奇,舞台上讲求写实和自然主义,忠于历史背景……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蔡龄龄,与当时很多歌手的经历相同,都是从唱片骑师[DJ]转战音乐圈。当年唱片公司喜欢从唱片骑师中挑选歌手,其一是当年电台是主流媒体,吸引众多年轻人关注并追星,而大部分唱片骑师除了声音甜美之外,也是长相不赖的。同期的如周慧敏、黄凯芹、余剑明,都是类似的情况……
    出生于南非,成长于伦敦,持爱尔兰护照,目前定居德国,丹尼尔·霍普的个人故事的复杂程度就已足够拍一部好莱坞电影。他姓霍普(Hope),在英语中意为“希望”,于是西方评论界说,他给古典音乐带来了希望……
    作为经历过世界上各个地方、各段历史的各种声音的听者,我对“难听”一直有准备,甚至,那是我的爱物。“难听”往往意味着新鲜,代表着独特和创造,是美的新领地,指向远方和未来,呈示着更新锐的动听之声。但何力《我就出生在你要我出生的房子里——70亿分之1的诗与歌》,还是让我耿耿难咽……
    1994年,一个名叫濮树的青年,选择从首都师范大学辍学,独自一人投入了影响其一生的音乐创作。这样一个开场,在十多年之后听起来,会让人们联想到许多西方国家里,辍学之后进行计算机科研的IT怪才们。的确,后来为了将名称简化,而将艺名取作“朴树”的音乐人,像极了那群怪才们……
    对于摇滚乐的理解,当然因人而异。有人看重精神,有人偏爱技术;有人死磕金属,有人折腾朋克。摇滚乐本身具有的开放和自由属性,让摇滚乐其实成为一种泛当代音乐的称谓,甚至就连民谣和电子这些风格,在广义上都能划归摇滚乐名下。但摇滚乐不是没有底线的,摇滚乐终究也不是流行音乐的代名词……
  • 1
  • ...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