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33
影像 - 图形图像视频技术与应用,都可谈论

这种球形发光体很常见,镂空配上灯光,晚上很漂亮,然后支好三脚架,定时器,来一发,得到的结果差不多就这样,你能拍,大家都能拍,怎么把它拍出花来?这张怎么样?其实和上一张就是完全一样的场景,但拍摄手法不一样。这张看上去就高端大气上档次,看上去像一个即将要爆炸的火球,从裂缝中喷射出光芒。

为了一探α7的实力,我们带着它去了更多的地方,因此这期图集,会有很多以前没有过的场景出现,弱光环境,题材以小品为主,你会发现,高感还是全幅的好。镜头使用了EF2870套头以外,还使用了Carl Zeiss Sonnar 2.8/90 T*[G90]转接。

奥林巴斯似乎对4有着很深的忌讳,E-P3微型单电相机的接班人是E-P5,而不是4,这种情况和43系统的E-5接E-3的班相似,这种命名方式只是一种忌讳和习惯。作为Pen系列最顶尖的机型,它的售价难以亲民,但它的表现会直接影响了普通人对Pen系列的消费信心。所以,E-P5的表现有不少消费者关注,尽管掏钱买的人不会太多。

7月初,奥林巴斯E-P5上市,壕网友大鸟飞天抢先购入并慷慨借给我们,我们因此拍摄了第一期样张。随后我们联系奥林巴斯,奥林巴斯承诺提供测评样机,然后就没然后了,所以第二期图集无法顺利上线,不过壕大鸟再次借出爱机给我们,让我们继续完成此次测评,非常感谢。与以前的图集不一样的是……

α7既是最小的可换镜头的全幅机型也是目前最便宜的全幅机,关注度高理所当然。只是遗憾的是,它目前还没有一个强大镜头群,因此我们除了使用FE 28-70mm套头以外,还通过转接了方式使用Carl Zeiss Sonnar 2.8/90 T*[G90]、Planar 2/45 T*[G45]拍摄了一组样张,题材涵盖小品、人文,风景等。

索尼公司正式发布了旗下的第一代全画幅E卡口微型可换镜头数码相机α7/α7R,其中α7采用2430万有效像素35mm全画幅CMOS感光器,ISO感光度范围100-25600。α7采用相位+反差混合对焦模式,最高快门速度1/8000秒,机身重约416克。

我相信大部分的ACG爱好者(以下简称死宅)对于手办是有憧憬的,也有不少的死宅入手了自己心仪的手办。但是仅仅摆着是不够的!从本质上讲死宅就是又想展现自我,但又怕展现自我的过程中被伤害的一群奇怪的家伙。对于手办来说展示的最佳方式就是拍成照片挂到论坛、微博或者电脑、手机壁纸上(看!我手机壁纸是我老婆…..塑料的)

QX100是很前卫的产品,我们也曾经给予非常高的期待,如果真做好了,它甚至有能力改变竞争格局,它的画质表现甚至优于某些微单,例如尼康1系统全家,理论上玩法也更加丰富。但现实好残酷,索尼没有处理好无线数据传输的稳定性问题,让体验变得极其糟糕,配套的PlayMemories Mobile界面设计也很差劲

早在E-P1发布之初,奥林巴斯就发布了一款17mm 1:2.8镜头,其视野等效全幅相机的34mm,与经典的35mm的视野非常接近,体积非常小巧,是一枚超薄镜头(俗称“饼干头”),因此颇受关注。但这枚镜头有着明显的缺点,它对焦速度慢、对焦噪声大。因此爱好者要求出新版镜头的呼声很高。直到2012年末,奥林巴斯发布M.ZUIKO DIGITAL 17mm F1.8,被爱好者称为新17

QX100感光器规格为一英寸,上次我们放出的弱光样张,让大家看到了大底的威力,经过改良的感光器具有很好的高感表现。天气终于晴了,我们又带着QX100去拍室外样张了。赶上秋天,也是北京最漂亮的时候,自然也少不了各种黄叶红叶秋菊什么的,当然还有我们常拍摄的场景。样张素质我们不多评价,体验报告近期发布。

Nikon Df最鲜明的特点在于其复古的外形设计,从商标Logo、快门按钮到顶部各式调节拨盘,都体现出这一思路;为了统一格调,尼康同步推出一款“特别版”的AF-S Nikkor 50mm f/1.8G镜头作为Df的套机镜头,除了外观上的不同外,这款“特别版”与之前推出的普通版在内部结构和性能参数上没有差异……

喜欢拍花花草草的朋友一定会经常遇到红色、黄色溢出的问题,红花是不太好对付,但黄花还是有办法的。秋天正是赏菊的时候,而我们就将镜头对准最常见最普通的黄雏菊,来看看这种黄色小花要如何拍摄……花和叶之间是强烈的明暗对比关系,所以测光时,花和叶的占比多少,决定了测光偏向

QX100是索尼发布的两款“无线镜头”中高端的那款,其感光器规格为一英寸,与热销的RX100 II相同,比起当前主流手机和卡片机,都是在欺负小朋友,所以QX100有好的表现是应该的也是必须。可惜帝都的天是雾霾的爆表天,我们只能先拍摄一些夜景共享。为了拍摄一些低角度的视角,我们改装了一辆遥控车

最近有几款微单产品让人眼前一亮,它们分别是奥林巴斯E-M1、索尼A7/A7R以及松下的GM1。这三款产品,有很有特点和新意,我们认为,它们代表了三个发展方向,它们的出现也意味着微单越来越成熟。奥林巴斯、松下、索尼是当前无反光板相机的主力厂商,它们在共同构成一个有竞争有合作的阵营,一齐挑战单反,它们之间的分工越来越清晰,各自也有了更明确的主攻方向。

从这次富士X-E2身上,我们其实可以看出目前这批无反光镜可换镜头相机的一些统一步骤,似乎也昭示着在近未来(一年左右)此类产品的发展趋势。我想里一下,好像有下面几种共通点:首先,新机普遍抛弃了低通滤镜并升级了机身处理器性能;其次,是混合式对焦的大行其道;第三,EVF电子取景器的话题……

虽然只有一个微单变焦镜头的大小,QX100内部同样集成了感光器、电池、存储卡和独立的快门机构,可单独使用。采用了和RX100 II同样规格的1英寸Exmor R CMOS,卡尔蔡司四倍光学变焦镜头,可更换的NP-BN锂电池理论上最多可拍摄约200张照片。

2013年10月17日,松下[Panasonic]发布了新款的M4/3画幅可换镜头相机——LUMIX DMC-GM1以及一款焦距为12-32mm的小型饼干变焦镜[最大光圈系数范围f/3.5-f/5.6,等效全画幅的24-64mm]。“GM”成为继GH、G、GX、GF之后,松下在微型可换镜头数码相机产品领域的第五个产品系列……

2013年10月16日,索尼公司正式发布了旗下的第一代全画幅E卡口微型可换镜头数码相机[索尼自称“全幅微单”]——α7和α7R[ILCE-7、ILCE-7R],从而开创了数码相机产品领域的全新历史——索尼由此成为除徕卡以外,第一家将全画幅尺寸图像传感器和无反光板可换镜相机结合到一起的民用影像品牌……

前不久,索尼正式发布QX10和QX100数码相机,这正是之前传说中的,配合智能手机或者平板使用的无线镜头。不管看不看好,这个东西很抢眼球,也是最近热度非常高的设备。对此,我们也是高度关注,特别发文分析。做好了,这是革命性的的东西,做不好则是叫好不叫座。

Cyber-shot QX10本质上就是一台没有手柄没显示屏的另类的数码相机,它依赖于手机用无线方式配合完成取景,或者使用盲拍。所以,它的使用方法也是另类的,理论上可以实现更多的非常规机位拍摄。我们也在尝试不同的体验,其中有些照片明显非“正常人”视角,能拍出一些新鲜感来。拍摄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1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