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影像 - 图形图像视频技术与应用,都可谈论
    S95是优点和缺点都极为突出的产品,固件中的bug,较慢的对焦,不舒适的握持感,几乎无实用价值的视频拍摄功能,这是这款机器不足的地方,但其相对的成像质量,却令人过目难忘。其实以佳能的实力,做一款没有明显短板的相机其实不难,这多少也反映出佳能的一些纠结心态。
    2008年,松下发布LX3,其大光圈便携相机的设计理念深得人心,一时间备受推崇。而作为业界领军品牌,佳能却没有对应的竞争产品,2009年8月,在LX3发布了一年多之后,佳能发布了S90,S90的外形风格不同于以往的S系列,外形简约,有复古情调,最大的卖点在于其F2.0的大光圈,很显然,S90是冲着LX3而设计的。但市场似乎没有认可S90,在2010年8月,佳能再度发布了S95,S95基于S90改进而来
    E-620是奥林巴斯一款入门级机型,机身小巧紧凑,但功能却十分齐全,具备机身防抖、感光器除尘、光学电子双取景、全角度翻转屏……该机采用LiveMos感光器,成像风格与早期采用Kodak CCD的产品有较大差异。此图集采用E-620拍摄,所有图片只做了缩小处理,没有其他任何修饰与美化。[注:小图压缩有损失,请点击放大看图]图片没有加标,点击放大后,通过EXIF工具可以查看到原始的拍摄参数。
    LX5相比LX3在一些细节上做了改进,并进一步的丰富了功能,提供了令人愉悦的操控。但画质水平依旧停留在了当年LX3的水平上,这是松下自信?还是技术储备已经不足呢?或许是我们预期太高,总之LX5的实际表现不及预期。我们认为LX5不可能象LX3那样成为一个代表时代水准的机型,相比竞争对手,LX5已经显得有些落后。
    LX3是一款便携性极佳的大光圈数码相机,深得发烧友们的喜爱,被昵称为“刘小三”。2010年7月,后继机型LX5发布。相比LX3,LX5的外观尺寸变化都不大,但大家最关心的画质和操控是不是有了大的变化呢?在LX5上市后,LX3迅速降价,与LX5保持1000多元的差价,形成高低搭配。这篇测评,我们将大篇幅的对比两者的差异性。
    这组照片由网友NBX投稿。采用奥林巴斯E-30拍摄。所有图片只做了缩小处理,没有其他任何修饰与美化。[注:小图压缩有损失,请点击放大看图]图片没有加标,点击放大后,通过EXIF工具可以查看到原始的拍摄参数。E-30是奥林巴斯第一款中档的数码单反相机,也是目前该品牌的唯一一款中级单反产品。
    这组照片采用佳能S95相机拍摄,拍摄地点主要在颐和园以及北京延庆杏花基地。所有图片只做了缩小处理,没有其他任何修饰与美化。[注:小图压缩有损失,请点击放大看图]图片没有加标,点击放大后,通过EXIF工具可以查看到原始的拍摄参数
    S95是佳能推出的一款大光圈便携相机,它体积比起松下LX5、奥林巴斯XZ-1更为小巧轻薄。镜头等效焦距28-105毫米,广角端最大光圈F2.0,长焦端最大光圈F4.9。采用1/1.7英寸CCD,有效像素1000万。支持720P高清拍摄。售价3000元左右。特别说明:很多网站称S95采用金属机身,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它采用塑料外壳,在红外摄影下,会表现出与金属不同的光波吸收特征。
    这组图片采用HTC HD2手机安装Camera360软件后拍摄。Camera360是一款机内后期处理软件,能对拍摄后的照片立刻进行处理,实现诸多效果,例如LOMO、复古、梦幻、黑与白艺术、梦回1839、效果增强、夜景拍摄、移轴等。这些效果如果使用得当,能很好的渲染气氛,而用户完全无需干涉,除了轻按快门之外。HD2的成像质量相当普通,但经过Camera360,对某些题材的表现也有声有色了。
    SP-600UZ的成像质量普通,色彩表现与白平衡表现都无法令人满意。既然都使用到了TruePic III,而且在宣传中提到,就应该起到应有的作用。但TruePic III对机内后期修正与白平衡矫正却并没有起到太多的帮助,这明显是缺乏诚意的,也导致了用户需要更多的后期处理经验,降低了易用性。“因为廉价,所以我得让你用着别扭”,似乎很多日本品牌的产品设计都存在这种心理
    SP-600UZ是奥林巴斯一款低价的便携长焦机型,售价1200元左右,针对主流的消费市场,潜在的消费者应该都不是狂热的摄影爱好者,而是新手和初入门者。这类机型各家都有,而且卖点都相似,高倍数变焦、高像素、便宜…
    这组照片采用松下LX3拍摄,您可以拿这些样片与LX5的对比。所有图片只做了缩小处理,没有其他任何修饰与美化。[注:小图压缩有损失,请点击放大看图]图片没有加标,点击放大后,通过EXIF工具可以查看到原始的拍摄参数。
    这组照片采用E-300拍摄,这是奥林巴斯E系统第二款单反,Soomal的大量图集均使用该机拍摄。它采用侧翻反光板设计,使用柯达CCD,色彩浓郁,层次丰富,具有优秀的色彩表现力。但缺点也是明显的,其高感表现较差,甚至不如如今的消费级的高档数码相机。在CMOS大行其道的今天,其独有的成像依然具有很好的参考性。您可以拿来和现在的主流相机的样片做对比。未加标图片只做了缩小处理,没有其他任何修饰与美化。点击放大后,通过EXIF工具可以查看到原始的拍摄参数
    这组照片采用富士F10拍摄,虽然它是一款古董级的相机,但画质现在看来,仍旧有很好的参考性,您可以拿来和现在的主流相机的样片做对比。未加标图片只做了缩小处理,没有其他任何修饰与美化。点击放大后,通过EXIF工具可以查看到原始的拍摄参数。加标图片为后期简单加工所得,后期步骤在图片注解中做了说明。[注:小图压缩有损失,请点击放大看图]
    这组照片采用松下LX5拍摄,拍摄地点主要在颐和园、谐趣园、北海、烟袋斜街等处。所有图片只做了缩小处理,没有其他任何修饰与美化。[注:小图压缩有损失,请点击放大看图]图片没有加标,点击放大后,通过EXIF工具可以查看到原始的拍摄参数。LX5的色彩保持了LX3的风格,色彩表现方面与LX3差异不大。
    LX3作为一代经典的大光圈便携相机,深受用户好评,而LX5作为其后继机型,于2010年7月正式发布。两者外形变化并不大,相似度很高,明显变化的是手柄的设计。镜头被重新设计,焦距范围5.1-19.2毫米,等效24-90毫米,相当于3.8倍变焦。广角端最大光圈F2.0,长焦端最大光圈F3.3。CCD采用1/1.63规格,冗余式设计。相比LX3,LX5是否有质的突破呢?
    XZ-1从外观到操控到画质,均给人以良好的印象,这是一种久违的感觉,自从C5050退隐之后,奥林巴斯似乎再也没有一款强悍相机能令人眼前一亮。在推出基于43系统的E系统单反相机之后,奥林巴斯在消费级数码相机领域越来越漫不经心,但现实又是残酷的,E系统并不能算多成功,而奥林巴斯在消费类数码相机领域却在逐渐没落。不过由43系统衍生出来,以小为美的M43系统的Pen系列,却大受欢迎,甚至掀起了一场单电革命。在消费级相机领域,小巧强悍的松下LX3也大行其道,成为一代经典,种种市场现象说明,强而不大的系统已经成为市场的热门需求,这恰巧也是奥林巴斯一贯擅长的
    奥林巴斯是无反光板可换镜头的数码相机[单电、微电]的积极倡导者,旨在保持综合素质的同时大幅缩小体积,这种介乎传统小型数码相机与单反之间的设计,获得了市场的青睐。但这类相机并不能满足全部需求,有人还需要更轻巧、更方便的相机,于是出现了松下LX3这类小机身、大光圈、高性能的数码相机,XZ-1的市场定位与LX3相似。
    本图集采用奥林巴斯SP-600UZ棚拍,灯光设备采用两盏600W摄影灯,由于SP-600UZ没有闪光灯热靴,所有拍摄均是在恒定光照下完成。所有图片只做了缩小处理,没有额外的再加工。图片没有加标。特别强调,由于后台传图程序的算法BUG,页面中看到的图片画质损失较大,请点击看大图,点击放大后,通过EXIF工具可以查看到原始的拍摄参数。棚拍光线更为理想,因此相机的画质能得到更好的体现,通过样片,可以观察到相机成像的色彩、层次、对比度等实际表现
    HS11给人的整体印象相当尴尬,尴尬首先来自体积,它甚至比不少可换镜头的机型要大,但画质方面却有着明显劣势。HS11在造型、操控方面,几乎与单反一样,新的尴尬就出来了,HS11在与单反竞争时明显底气也不足,而且入门单反套机也就3000出头的样子,HS11售价上也不存在压倒性的优势,唯一占优势的地方就是能“走天下”的大变焦头,但画质上的差异、镜头设计上的妥协,能让用户作出具有明显倾向HS11的选择么?
  • 1
  • ...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