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与arm相关的文章资料91份

上一篇我们聊了聊智能网络数码相机,这篇我们开聊智能网络数码音响。现在有些音响已经具备网络功能,有几款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来读取网络中的数据,例如具备网络收音机功能的音响设备。但我们认为,这种程度的网络应用还远远不够,更谈不上智能化。要实现智能化,需要在结构上做重要的革新。

我们的观点很明确,数码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智能化、网络化是大的趋势,这个趋势基本已经确立,新时代的数码相机应该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妨来猜想一下。相机厂商喜欢标榜自己有什么图像引擎,如何优秀优秀等等,但我们认为这已经是一种落后的思维方式,它会大大的增加开发成本,在芯片化时还要承担销售风险(需要很大的量)。是时候引入通用平台了!

谈到新的智能网络数码时代的操作系统,我们虽然这里更多的探讨的是手机使用的操作系统,但对于最新应用环境而言这些手机系统不再是因为它的最初定位于“手机”而成为应用的局限。就像近二十多年来的个人电脑PC一样,手机已经取代PC成为新数码时代的“个人电脑”,它的应用将主导新的应用模式,而以iOS、Andriod甚至Windows为主导的全新的面向移动和嵌入式设备的操作系统和网络环境将决定未来应用的发展方向。

智能网络数码时代的平台和设备比之前旧有数码产品更加依赖于技术的支持,它们的系统和我们熟悉的电脑一样需要一个电脑的芯——CPU,中央处理器。这颗处理器除了能提供广泛良好的开发环境外,同时需要极低功耗,并可以通过扩展支持发展迅速的多媒体功能的需求。ARM公司的产品无疑是目前最为热门的处理器,虽然大家习惯叫它CPU,但我们看到的形势基本是一个片上系统SoC。

数码产品,曾经是年轻人追求最新最酷事物的代名词,现在为什么如此死气沉沉?Soomal认为:旧有数码设备都是单独的点,不能互联。新数码时代数码设备可以通过网络互动互联,潜力绝非今天可完整预测,这是点到网的质变。基于网络的、更加智能的极富创新的应用将成为趋势新时代正在走来。这不但将打破现有数码产品产品的个人使用习惯,同时对产业的运营模式也将彻底颠覆。我们称之为智能网络数码时代。

前些时候,我们评测了台电T51便携播放器,给出的结论是厂商极不愿意看到的,我们对这种自封HiFi的产品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但并不是说我们认为这类便携播放器就发展不出HiFi级的产品来。要设计出高音质水准的播放器,我们认为必须经过几步关键的步骤。

十二把大提琴的汇聚会带来怎样的精彩?更令人充满期待的原因,是由于他们来自柏林爱乐——这支世界顶级的管弦乐团;这一形式独特的弦乐合奏组已拥有不短的历史,历任音乐总监都对“十二把大提琴”赞誉有佳;时光荏苒,团员不断更迭,他们是否依然能保有持久的艺术活力?2006年7月11日晚的上海音乐厅,一切揭晓。

2007年深秋,上海音乐厅再次迎来一支拥有国际声誉的顶级交响乐团。凑巧的是,此番到访的慕尼黑爱乐乐团与2005年前来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源自于德国的同一座城市。这两支带有一定竞争关系的乐团,同在现任艺术总监的带领下、以相近的人员规模、时隔两年在相近的时节登陆上海演出市场,这让人很难不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做比较……

2007年12月29日傍晚,当我坐着公交车赶往市中心人民广场时,途经福州路河南南路。位于路口不远处的原上海市市政府大礼堂,如今已被夷为平地而变成一处公共停车场,唯有门口陈旧的岗亭依然亮着灯且保持着当年的样子。我此行的目的是前往上海大剧院观看祖宾·梅塔指挥以色列爱乐乐团的2007新年音乐会,而眼前的市府礼堂恰恰是十三年前大师与乐团……

虽然近年来古典音乐唱片业一直不太景气,但平心而论,在各大唱片公司发布的新唱片中还是不乏一些值得推荐的精品,2009年同样也不例外。为此我们特别邀请来自上海的著名乐评人李严欢先生撰写了这篇文章,他从环球、EMI、SONY这三大品牌09年度推出的众多古典乐新碟中,精选出自己最为钟爱的十张予以详细介绍和品评……

这些年,MP3播放器已经不吃香了,数码随身听加入了视频功能后,变作了MP4。这个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五花八门的技术被运用到小小的产品当中,有些技术十分实用,有些则是鸡肋。竞争激烈的行业,花样也多,我们尝试着做一些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