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 2
  • 3
  • 4
  • 5
  • 6
  • 7
  • 8
  • 找到与creative相关的文章资料154份
    在08年的年度盘点里,我们写下了“挣扎中的音箱行业”一词,是因为08年是危机影响深入厂商的一年。进入09年,虽然情况有了些好转,然而春天却没有立即到来。整体而言,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新品和精品仍然不多,但微型音箱异军突起
    2009年即将过去,按照传统,Soomal网站会在年底之前,对国内多媒体音频行业做一次综述,不能算全面,更不敢说权威,只是在岁末回溯一下一年中行业的发展与变化,以Soomal的视角,记录一些历史。本系列文章共分三篇,分别为行业篇、产品篇、Soomal年度推荐,敬请关注
    MusicMonitor国内行货价格4580元,它的便携包都单独发售,售价800元人民币,它显然瞄准的消费群体不是普通消费者,而HD50售价1200多元,而且创新中国即将将HD50售价下调至999元,它的价位已经处于普通消费者能接受的范围内。两个决然不同的消费群体,使得这次对比测评变得意义并不大,不管对比结果如何,Bose粉丝依然是Bose粉丝,而创新粉丝还是创新粉丝。但我们希望这次对比测评,让大家了解,国产微型音箱的可发展空间还很大很大,如果通过这次测评,大家能对微型音箱的态度有所积极的改变,那么这次测评就是成功的。我们还希望国内的厂商,能学习他们的优点和技术方面的长处,研究他们在克服结构性缺陷时所作出的解决之道,设计出更多优秀的产品
    Creative在2008年末,发布了一款“非著名”的重量级音箱——HD50,这款音箱的可以称得上Creative最具水准的音箱产品。但由于它是一款微型音箱,它很容易被人用定性思维方式去评价,加上市场方面推广也过于冷清,使得这款产品的许多技术特点仍不为人所知,我们也是前不久才知道有这么一款产品的存在。
    在微型音箱领域,Creative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大陆市场的出现的第一批微型音箱产品几乎全部出自Creative,在这之后,国内厂商才陆陆续续涉足这块新兴的市场。在市场发展最初,Creative的微型音箱理念对行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一体化便携音箱,都或多或少的有TravelSound系列的影子。但在分体式的微型音箱音箱的发展上,Creative与国内同行的设计理念产生了明显的分歧。
    kx驱动是kx 项目组开发的一款创新声卡第三方驱动,最新版本支持Live!, EMU APS, Audigy, Audigy2, Audigy4, SB 512, E-mu E-DSP等老声卡,它提供了32bit和64bit两个版本,主流Windows平台都能支持。与创新官方驱动相比,kx不但提供了更好的系统支持,而且尽可能的在挖掘系统潜力,它提供了图形化的DSP路由设置,ASIO支持等专业功能一应俱全,同时它的音质也略好于官方驱动,很值得一试。
    GigaWorks HD50是创新的微型音箱旗舰产品,它采用双单声道设计,但依然分主副箱,两个独立的功放模块共享电源模块和音量调节。使用了钛膜高音扬声器和2英寸低音扬声器,电子分频,D类功放芯片,单声道功率为7W(高音)+11W(低音),总承载功率达到了36W。虽然个头不大,但它发出的声压能媲美大尺寸的书架箱,而且还能做到声音层次清晰。HD50技术含量颇高,它可以称得上是当前微型音箱最高水准的代表作品之一。
    创新音诗派T12微型音箱采用了分体式的2.0结构,采用2英寸全频带扬声器,箱体瘦长,虽然体积比一般的2.0微型音箱大,但并不会多占桌面空间。箱体带有小仰角,箱体背面安装有一张跑道型的被动辐射振膜。电源开关和音量旋钮前置,操作上也会更方便。功放系统采用TDA7491P,音箱额定功率达到2X9W,这在微型音箱中算比较大的功率了。这款产品并没有创新一贯的高价格,售价约300元左右。
    Foobar2000的SRC插件,这个SRC代表两重含义,第一重,SRC即Sample Rate Convertor,采样率转换。第二重即Secret Rabbit Code,神秘兔算法。神秘兔是专业领域采用的SRC(Sample Rate Convertor)算法,转换精度远远高于声卡驱动的,采用此插件,能有效的提升音质,但付出的代价就是更高的CPU占用率。
    如同芯片厂商一样,声卡品牌也一波接着一波的更替,那些曾经让人尊敬的品牌倒下的倒下,转行的转行,一个曾经辉煌的行业,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地步,不能简单的概括为集成化趋势下的必然结果,其背后的原因确实值得深思
    一直以来,Creative创新旗下几乎全系声卡都存在一个严重的BUG,这就是在安装4GB或以上内存的电脑中会出现大量的兼容性问题。而这一个问题困扰着许多创新声卡用户,大家都想尽各种办法来解决此问题。日前,创新官方终于重视起4GB内存问题,为Sound Blaster X-Fi系列声卡发布了一款Beta版驱动,并且在其官网上公开招募测试人员,看来创新这次是下决心要彻底解决这个存在已久的BUG。
    这两件丑闻对声卡行业影响巨大,它们曾经让消费者对独立声卡厂商陷入绝望,但这两件事情也有积极的一面,正因为这两件事情被曝光,行业风气得以肃清,声卡行业逐渐走向健康状态。后来兴起的品牌,不敢再在芯片型号以及性能上弄虚作假,陷入谷底的行业状况,让幸存的厂商深深的知道,任何欺骗用户的行为最终都会被市场惩罚。
    当集成声卡成为绝对主流时,独立声卡的生存处境就越来越狭窄,但在危险中,总还是孕育着机会。至截稿止,我们回顾了声卡20多年来的重要产品与这些产品背后的故事构成的简要发展史,我们把这段历史分作几个阶段……
    不管从何种角度看待Live!声卡,它都是创新历史乃至声卡史上最为重要的产品之一。这张1998年发布的Sound Blaster Live! (CT4620)至今已经10多年了,它见证了声卡行业走向鼎盛再走向衰落的过程。我们再度拍摄了这种声卡的图集,全部1600X1200的分辨率,可惜的是,它老态龙钟,有些锈蚀了。
    不管是独立的、还是集成的声卡,基本都开始支持96kHz或192kHz/24bit的采样规格以及多声道,从这个时候起,不支持高规格采样与多声道的产品或者芯片,逐渐被淘汰。但独立声卡市场并没有因为采样规格的整体升级出现新的转机,依然死气沉沉,而另一方面,主板集成声卡已经成为定式,几乎找不到没有集成声卡的主板,从这个角度说,声卡进入到了全普及时代,促使这个时代到来的是intel等主板厂商和Realtek等Codec厂商,而并不是声卡市场的传统势力,在全普及时代,创新这个传统的老牌厂商,却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困境。
    1984年,英国的Adlib公司迈出了PC多媒体化的第一步,他们推出了第一款魔奇声卡。1989年,新加坡创新Creative公司推出了一款SoundBlaster声卡,声卡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创新的崛起,奠定了声卡行业的王者地位。微软推出Win95,声卡进入到黄金发展期
    这款X-Fi钛金加强版采用了少见的金属屏蔽罩,它基于CA20K2,是目前创新最为强劲的音频加速器。它配备了64M高速缓存,可加速X-RAM优化游戏或者应用程序。支持EAX5.0。这款声卡主要面向游戏玩家以及影音爱好者,市场售价1300元左右
    1992年,创新推出Sound Blaster 16,这是第一款拥有16位采样大小和44.1kHz的采样速率的声卡,支持立体声模拟输出,声卡的音质获得飞跃式的发展,理论上可以达到CD一样的回放效果。但实际效果还相差甚远。尽管音质不够理想,但已经具备实用性,Sound Blaster 16的出现,带来了一个十分积极的作用,就是极大的刺激了多媒体音箱行业的发展,国内著名的多媒体音箱厂商,几乎都是在这之后蓬勃发展起来的。我们拍摄的这张Sound Blaster 16已经是中晚期版本,生产于1995年。
    自从笔记本有取代台式机成为PC主流的趋势确立以来,各个音箱厂商就在琢磨着如何吃进这块市场,但这块市场一直没有做大做强,没有一个厂商把微型音箱做成了支柱性的产品。是市场需求不够还是产品不对路?我们尝试着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我们回顾Creative的这些失误,并不是想唱衰Creative。一个有理想的企业,历经波折后会更加壮大,典型的例子就是Apple。当年乔布斯重返Apple之前,有太多的文章在预言Apple何时倒闭,谁曾想过,一个小小的iPod能让Apple再次辉煌,辉煌到连金融危机中还能将利润再创新高。
  • 1
  • ...
  • 2
  • 3
  • 4
  • 5
  • 6
  • 7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