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20
21
22
23
24
25
找到与头戴式相关的文章资料499份

歌德SR325is是SR325系列中最新的一个型号,它使用了一直更受喜爱的银色的外观,依旧使用铝合金的耳机腔体和外壳。SR325is采用开放式设计,阻抗32欧姆,在2000元以上级别耳机中算一款低阻耳机。SR325is外观仍保持歌德一贯的样式和风格……

美国歌德Grado公司是一家小型的个人起家的音乐发烧公司,随着20世纪80年代起LP唱机衰落,歌德公司于80年代末开始生产耳机,从那时起开始推出包括SR60、SR80、SR125、SR225、SR325、RS1等耳机。歌德SR60和SR80是非常著名两个型号,在90年代中国大陆耳机市场产品稀缺的年代,这两个型号就备受发烧友追捧,并以独特的美国声作为推荐理由。而SR60i是2009年推出的SR60的改进版……

飞利浦SHP8900耳机发布于2007年,在飞利浦耳机中定位高端,面向音乐欣赏类应用,这款耳机在当年上市时还曾搭配一款耳放一起出售(非官方),售价1480元,而耳机当时的售价也在700元左右。目前,飞利浦SHP8900耳机售价400元左右。飞利浦SHP8900耳机使用50mm大尺寸振膜和钕磁铁磁钢,耳机从外形来看相当大,它的连接线使用了单边线可插拔的设计……

AKG 爱科技 K518DJ发布于2007年,从官方定位来看它的确定位于个人产品中的“DJ”类,而该类产品目前也只有包括K518DJ和K181DJ两款,后者定位千元以上,而K518DJ则是一款400元左右的耳机,与早年时700元左右价格相比便宜了很多

拜亚动力 FX1耳机是一款拜亚动力的较老的产品,也是少有的国外品牌尤其是几个著名的耳机品牌中一款100元以内的耳机。拜亚动力甚至还计划将FX1打造成一款偏时尚的街头产品,在计划中这款耳机除白颜色外还有蓝色、绿色、紫色、棕色和黑色等多种颜色。

歌德Grado耳机SR60和SR80是两个知名度高且拥有10多年历史的老型号,也许大家最初认识歌德这个耳机品牌就从它们开始,SR60也是在500元级别的耳机中少有的能让人想起来的耳机型号。SR60i是SR60的升级版或更新版,没有太大变化。从外观看仍是歌德大多数耳机使用的有些复古的造型。

创新Aurvana Live!耳机发布于2008年,从命名上很容易让人想到创新SoundBlaster Live!声卡辉煌的年代,想必这款耳机的命名也多少有这层意思。它发布时售价899元,2010年时京东网售价为699元、新蛋网售价599元,而从2012年7月30日起,Aurvana Live!的正式售价下调至399元……

创新Aurvana Live!耳机是2008年发布的一款产品,这是一款名字看上去格外亲切的产品,让人很容易想到创新经典的SoundBlaster Live!声卡。创新Aurvana Live!耳机从最初上市的900元左右降至目前的699元,位于音乐类欣赏定位耳机的中端价位。Aurvana Live!采用封闭式设计,使用钕磁铁磁钢和40mm直径的复合纤维振膜,官方参数阻抗32欧姆……

Beyerdynamic拜亚动力DT235是2009年发布的一款代替原DT231定位的耳机,其声音风格基本与DT231保持一致,同样在DT231身上的优点和缺点都同时被继承。初听这两款耳机,估计大多数都会感觉到其独特的声音风格,但这样的声音颇具争议,也许因为这款耳机价格还算主流所以大家少有去深究,但DT231和DT235的声音到底怎样呢?

AKG是一个与Sennheiser齐名的耳机品牌,各自拥有一群铁杆粉丝。K701是其高端产品,尤其以声场见长。它采用开放式声学结构,全尺寸大耳罩,自适应头带,做工精致,佩戴舒适。其阻抗仅62欧,灵敏度105dB,但不意味着K701就不挑食,它依然需要合适的耳放搭配。

拜亚动力Beyerdynamic DT235耳机2008年发布,接替2008年初停产的著名的DT231。其前作DT231独特的声音风格在玩家中褒贬不一存在争议,但在300元左右价位上也是最出名的型号之一。从外观看DT235相对DT231只有颜色上的微小变化,在声音上会有怎样的改变……

Sennheiser HD650是经典的延续,从HD580到HD600再到HD650,其造型风格、声学结构一路继承了过来。这款耳机是当前动圈耳机中非常热门的型号,价格也比较高。我们拿到一套,并做了拆解,有兴趣的可以与我们几年前拆解的HD580对比对比。在搜寻这款耳机的一些设计资料时,我们发现,HD650的驱动器并不是Sennheiser的杰作,而是由Aurasound(优雅)设计制造

QuietComfort系列是Bose耳机中的主动降噪系列,今天测评的QC2是较老的一款型号,但也是在主动降噪耳机中最为出名的一款。Bose主动降噪耳机主要定位于商务人士长途旅行尤其是飞机上的使用,主动降噪耳机对这部分中低频噪音也有很好的抵消效果。Bose的主动降噪技术来自于自家的专利技术,所以与常见的其他品牌降噪耳机大多会有所不同,另外,Bose将动态EQ技术应用在QC降噪耳机中,这会带来怎么样的声音改善呢?

Bose QC-2是一款头戴式的降噪耳机,采用密闭式的声学结构。它的耳垫材质非常柔软,确保很好的舒适度的同时还能有效的隔绝外界噪声。内置主动降噪模块,能产生与噪声相反的负相信号,合成后降低噪声值,这种降噪原理与煲箱软件的相似。QC-2使用了2个拾音器,在噪声的采样精度上更具优势,它是否也因此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呢?

为了纪念1979年STAX的标志性产品SR-Lambda诞生30周年,STAX推出了SR-404限量版耳机和SRM-600限量版配套耳放,全球限量1000套。很幸运,我们能够听到像STAX SR-404 LIMITED和SRM 600 LIMITED如此出色的一套系统,这套系统音乐性相当出众,细节表现应该算颇具静电耳机特色,让人过耳难忘。它对细节的“理解”完全不同于动圈追求的“高解析”

STAX公司创立于1938年,1960年,STAX的第一台静电耳机系统SR-1问世,1979年,SR-Lambda推出,并将其作为系列品牌沿用至今。SR-202和SRM212系统是SR-Lambda下的最入门的Basic系列,虽然如此,SR-202仍具有一切静电耳机的特点,整个频段上声音一致性极佳,音色饱满平衡,瞬态细节相当丰富,细细聆听,不出一首曲子仅从细节上带来的惊喜就非常之多……

在2009年,为了纪念1979年STAX的标志性产品SR-Λ(SR-Lambda)诞生30周年,STAX推出了SR-404 LIMITED耳机和SRM-600 LIMITED配套耳放,全球1000套限量版。30周年纪念版SR-404与普通版SR-404耳机相比,耳垫使用了真羊皮的材料让佩戴更加舒适,同时线材上使用了6N无氧铜线和镀银铜线构成。另外,在耳机上我们可以看到Lambda Series 30th Anniversary的字样。SRM-600LIMITED 限量版耳机放大器是在SR-404普通版套装SRS-4040II套装中的SRM-006tII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将普通版的6CG7/6FQ7真空管换成了捷克JJ品牌的ECC99……

得胜TAKSTAR HI 2050是一款定位于音乐欣赏高音质耳机,由于这个外观有明显模仿DT880的痕迹导致很多对得胜HI 2050耳机有些偏离实际的评价趋向。例如,去评价这款耳机抄袭DT880外观几分像声音又有几分像;价格相差10倍,声音素质相差多少等等。我们认为,这样的评价实在没有必要,并存在一定的误导,所以我们今天的对比仍集中在入门头戴较好的几款产品上以及几款声卡搭配应用感受上。不过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纠结于它的声音与DT880的异同,我们今天的对比仍集中在入门头戴较好的几款产品上以及几款声卡搭配应用感受上。

在我们见到OVC WF100这款无线耳机之前,并没有听到太多OVC打算做2.4G无线耳机的声音,这款产品来的有些突然。我们在前一篇图赏文章中谈到,能够吸引我们注意的是WF100这款无线耳机在包装盒上关于自己的定位——媲美有线的HIFI耳机。同时,OVC是一家比较愿意在音质上下工夫的国产耳机品牌,例如几年前推出的VT1耳塞。因此,我们打算试一下这款OVC的无线耳机。

在高端耳机领域,静电耳机以它的独特工作方式独树一帜,日本STAX品牌更是以专注于静电耳机而闻名。STAX SR-202 Basic耳机+SRM-212专用耳机放大器是一套相对入门的静电耳机系统,这套系统被STAX早先命名为Basic SystemII。现在市售的SR-202与SRM-252的搭配被命名为SRS-2050II(Basic system)系统。静电平面振膜扬声器的工作原理与常见的动圈式完全不同……
1
...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