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 - 最新发表的文章

假如微型音箱确实是一个新兴市场,下一步我们来分析它是一个什么结构的市场。有的市场结构像鸡蛋,需要层层挖掘,比如手机。产品的主要需求就是通话,在这个不变的大方向下,只能去拓展附属功能,市场不断向纵深发展。微型音箱从一开始,就不能算是一个单独的市场,“微型音箱”,准确的说,不是一种独立的产品类型,是一类产品分支,在这个类别内,有着许多截然不同的功能诉求。从各家企业对自己产品的命名,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别,“便携音箱”、“笔记本音箱”、“数码音箱”、“桌面音箱”等等,这反映出,业内的企业尚未就微型音箱的主要功能诉求达成共识,各家企业看到的都是不同的机会。有的企业,甚至一下就推出多款产品,同时试探不同的市场需求。这种市场结构,很像一只石榴,看似一个统一的市场,剥开皮以后,里面其实各自为战

2009年4月,乐之邦发布了Monitor 01 US外置声卡,这款声卡一经推出即获得好评。Soomal也给予了高度评价,Monitor 01 US的关注度持续升温。6月中旬,乐之邦紧跟着发布了Monitor 02 US。02 US采用了01 US完全相同的技术平台,驱动也完全兼容,但它们的配置不同,定位也不同。

我们常见的LD光盘直径为30厘米,个头要远大于CD。由于压制和读取原理类似于CD,都是利用激光实现存储和读取,所以看数据面LD和我们今天看到的 CD一模一样,就像一张放大的CD光盘。虽然LD的读取也是和CD一样的靠激光反射,但记载的内容却完全不同。LD记录的是纯粹的模拟信号(后期的 NTSC制式LD光盘才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而视频仍然是模拟信号)。LD依靠脉宽调制技术(PWM)将模拟的视频音频信号转换为断续的坑槽,以激光雕刻在基盘上。这与CD的脉冲编码调制(PCM)数字编码方式有着质的区别。

这些不利因素加在一起,让消费者不愿意去对微型音箱进行消费,更不会形成一种消费共识。给台式电脑配上一台音箱,已经形成市场共识,大部分初次购买台式机的用户,也会受到媒体导向以及周围的朋友的影响,为自己配上一台音箱。但购买笔记本的用户,却很少有给自己配一个笔记本音箱的意识,这种意识的缺乏,是厂商、媒体与消费者共同造成。就这样,一个明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却做得不温不火

在随后的媒体报道中,所有人谈到杰克逊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都是含糊其词,没有具体事例,其实就是想当然地认为他老人家一定会对中国流行音乐有过巨大影响,光环那么耀眼,怎么也得照耀中国吧。崔健说:“这世界上没有人能比得上迈克尔·杰克逊。”这是一句废话,但是跟中国有什么关系呢?至少跟崔健没什么关系,崔健最初摇滚的启蒙来自“滚石”“警察”和Talking Heads或“冲撞”这样的朋克摇滚,以及六七十年代美国的乡村音乐和民歌,因为在当时他能听到的只有这些。即便崔健在当时听到杰克逊的歌,也只能是一种欣赏方式敬而远之。

自从笔记本有取代台式机成为PC主流的趋势确立以来,各个音箱厂商就在琢磨着如何吃进这块市场,但这块市场一直没有做大做强,没有一个厂商把微型音箱做成了支柱性的产品。是市场需求不够还是产品不对路?我们尝试着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在光盘三十年的这些衍生分支里面,VCD是跟中国关系最紧密的一个,这是因为VCD这三个字母代表了多重的含义,它是一种光盘的标准,也可以是一张影片光盘,更可以是一台VCD光盘播放机,而VCD光盘播放机就是中国人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VCD机也诞生于中国,制造者是安徽万燕公司。

在中国提起VCD,不能不提起曾经辉煌一时的安徽万燕公司,更不能不提起他的创始人姜万勐。在安徽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里,记者见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同时也见到了那台至今仍牵动着世人目光的VCD机,它静静地坐在凝聚着主人无数心血的科技成果展览室里,一张用打印纸制成的小纸板上赫然写着它的名字——世界上第一台VCD机

Monitor 01 USD是01 US的纯数字版本,它是第一款USB界面的纯数字声卡。01 USD支持BNC和RCA的同轴以及光纤S/PDIF输出,其他功能一概没有。借助XILINX FPGA内部的DCM(时钟管理模块)重整时基,理论上能实现非常高质量的数字输出,官方的数据是“精度高达正负1ppm(百万分之)”。

我们继续谈论光盘诞生30年这个话题。今天我们要谈论的是光盘的一个重要分支:数据光盘。数据光盘和数字音乐CD构成了光盘的两大数据类型,虽然光盘规范的最初发布是为数字音乐量身打造,但目前来看数据光盘的应用范围已经远远超过音乐CD。广义上说:凡是非数字音乐CD内容的光盘都可以划到数据光盘阵营里去,我们熟知的VCD、DVD等都属于数据光盘。

算起来,听Kaas很久了,但一直找不准一个词汇来形容她独特的风格。她的唱腔慵懒,嗓音沙哑,但却有一种说不出的诱惑与高贵,很不好形容。某日,突然想起了“性感”这个词。这种性感很有滋有味,她并不是直接唤起生理反应的那种性感,而是让你陷入意淫的想象空间。

杰克逊走的时候,身高178公分,体重却只有57公斤,拍拍他的背,会硌到骨头。50岁,他已不再年轻而且非常孤独,“流行将离我们而去”,英国《独立报》用这样的标题来缅怀杰克逊。而在此之前,杰克逊背负更多的是舆论压力,自虐的糟糕的生活状态、引起争议的娈童案,让媒体和公众里充斥了怀疑的声音。也许这样说不够善良,即使杰克逊已经红了40年,即使他有着超强想象力和不世出的才华,但在他尚未淡出公众视线,尚未完全贫困潦倒的此时猝然离世,好过被人们逐渐遗忘。他的音乐因为他的离世而永存。

回头想想,已经听了BEYOND的歌曲很多年了,但是奇怪的是从没有感到厌倦过。或许,真正永恒的东西,是不会受到时间的制约的,相反,随着时间的沉淀和历练,反而可以象酒一样,更加香醇,更加值得去细细品味,就好象有一首英文老歌《Yestoday Once More》那样,每每去聆听,每每去追忆,内心飘荡和流淌着的总是温馨和甜美。我们这代人是新旧文化的过渡群体。我沉思于《大地》给我的理想思考,我豪迈于《长城》给予我的历史沧桑,我迷惘于《你知道我的迷惘》,我激情于《冲开一切》,在那些患得患失的日子里我用家驹的歌给我精神引导。家驹的歌在我的高中岁月是我精神食粮,不敢说家驹的音乐有多么的伟大,但在我心里华语乐坛应该没人在音乐与思想的两个层面和家驹相提并论的。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谈到了一些关于HiFi PC的思路,从大家留言也可以看出不少好的思路,而就像我们上一篇文章预告的那样。我们可能还是要解决HiFi PC在硬件平台上的一些问题,这包括噪音问题、散热问题和一些装配的问题。我们下面来看看,我们实验中的这套方案。

对比前后拍摄的电路图,会发现,电路依旧还是老样子,但电容都已经更换成ELNA或者松下品牌,前级电路中的运算放大器芯片也由JRC5532更换成TI的5532。使用新电路板的启明星音箱更名为启明星+,官方指导价格也由680元提高到699元。我们认为这种改进带来的小幅提价是合理的。启明星与启明星+之间的差异就是两个运放和数个电容的差异。是不是音质也有了变化?

我想象着,有一天鲍勃·迪伦死了,麦当娜死了,斯汀死了,米克·贾格尔死了,媒体同样会问这样的问题——“他对中国流行音乐有什么影响?”中国那点破流行音乐,谁愿意影响它呢。但凡有个人对中国流行音乐有点影响,中国流行音乐不至于像现在这么恶心。

老婆拿回一张碟,客户送的,据说很火。拿过来一看,哦,天哪,哦,天哪天哪,是小娟。在老婆眼里,她的土鳖老公不应该知道小娟,听小娟的歌是少数有品味的人用来表明自己很有品味的。切,其实,我老早就听过她的歌了。

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同时佩戴着荣耀的皇冠却也同时肩负着无穷无尽的骂名,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同时迎接着全世界狂热的追捧却也同时面对着人群中最恶毒的谩骂。迈克尔-杰克逊跳着一个生命可能呈现的最壮观的舞蹈走过我们面前,他的身后却紧随着指责、怀疑、中伤、嘲笑……在他风靡世界的春风得意中,可怕的阴影却始终不曾离开他半步,美好和丑陋、仁慈和丑闻,矛盾中的他戴着悲伤的面具,仿佛拥有天使和魔鬼两个面孔,他让所有人看见生命之绚丽,也看见命运之残酷。

尽管他的生活和他的音乐(当然还有他的那张脸)在过去的十年间都有些混乱,但Jackson对流行音乐所做出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在那个黑人和白人观众都只知道坚守着自己一贯的聆听习惯而不肯相互欣赏的时候,《Off The Wall》,特别是《Thriller》这样的专辑无疑是成为了融合不同乐迷的良药——是杰克逊让这些坚守自己小圈子的人们走到了一起,或许对他来说,这才是音乐生涯中最值得引以为傲的荣耀

美国流行歌坛巨星迈克尔·杰克逊25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去世,终年50岁。过去两个月来,他都在洛杉矶密集练唱,不过有关他健康不佳的传闻引人关切,但演唱会筹备单位前一阵子才说他接受了彻底的检查,医生证明他健康没有问题。美国媒体称,“迈克尔·杰克逊的死,标志着一个悲剧的结束”,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攀上流行音乐的巅峰之后,迈克尔·杰克逊一直受连串丑闻困扰,人们不断从媒体上看到他越来越白的皮肤、塌陷的鼻子、以及总是带着口罩的脸,无休止的整容、破产传闻、二00五年的娈童案,让迈克尔·杰克逊的形象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