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
  • 149
  • 音乐 - 我们爱音乐
    傅聪不喜与传媒打交道,更极少在大庭广众中发表公开讲话,可几十年在琴房练琴的习惯依然如故。每天近11个小时与钢琴“促膝谈心”,而且不允许任何人打扰。如今年逾古稀,但仍保证6小时的练习。他说,自己天生手硬,从小童子功又没练好,所以一日不练就不行。对此,傅聪还自得其乐……
    在唱片市场上,比较繁荣的西藏录音有三类:第一类是广大中原地区附会西藏民歌特色而创作或汇编的西藏题材专辑;第二类是藏传佛教经文歌(咒语),为中原地区的唱片公司在录音室里制作,均非田野实录,配以初级电子乐,颂唱经文的人有口无心,根基飘浮;第三类是西藏题材发烧片……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之所以有着非常强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有着来自施特劳斯家族的大量好听的曲子,还因为它是当今指挥大师们的一个展现个人风采的平台,是很多人每年的期待。虽然有些年份的新年音乐会精彩绝伦,而有些年份的差强人意,但这依然是我们对它念念不忘并且年年期待不已的一场音乐会……
    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Staatskapelle Dresden]2012年10月底在上海大剧院举行的两场音乐会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它让我们不得不直面三位大师的创作,将其作为一个“音乐史话题”来言说晚期浪漫派交响乐……
    《再见,乌托邦》素材有130多个小时,最后剪成了90分钟。“我拍了他们每个人的不同的态度,某种程度上它又和摇滚乐没了关系,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他们的生命、精神、肉体、理想,也在这些年中逐渐被消解掉。”当年的“魔岩三杰”对这部片子有着不同程度的回避……
    在辞旧迎新之际,维也纳爱乐乐团按照惯例公布了下一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人选,著名犹太裔指挥家Daniel Barenboim[丹尼尔·巴伦博伊姆]将继2009年之后第二度执棒这项拥有悠久历史的音乐盛会。维也纳爱乐乐团在宣布这一决定时,对巴伦博伊姆执掌柏林德意志国家歌剧院25年来取得的成就……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实况录音CD其实是一件挺有意思的收藏品——每年元旦,同一支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在同一个地方[维也纳金色大厅],年复一年地演奏音乐风格及乐队编制近似的舞曲作品……
    在告别2012、喜迎2013的重要时刻,数码多奉上由挪威著名指挥家密盖尔森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奏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名作《Auf der Jagd[狩猎快速波尔卡]》,让我们在这充满精气神的旋律中一起辞旧迎新、欢度元旦。
    我们在听约瑟夫·施特劳斯的舞曲,尤其是圆舞曲的时候,还是不难发现结构上的精心雕琢和乐句的连接及对比的精心设计的。如果说约翰·施特劳斯的很多作品都过于程式化的话,那么约瑟夫·施特劳斯的作品则要用心得多。如果说约翰·施特劳斯的很多作品……
    2012年,你听到了什么?是《江南style》还是《最炫民族风》?是歌声里的曲婉婷还是张牙舞爪的吴莫愁?是选秀节目中大咖们的喋喋不休还是小众音乐人们在角落里的窃窃私语?从来没有哪一年的声音世界,像2012年这么混乱。嘈杂的,纤细的,愤怒的,柔情的,声嘶力竭的,从容淡定的……
    如果有一种音乐能够一下子使初听交响乐的人沉醉,我推荐布鲁克纳的九部交响曲。当然我所推荐的对象一定具有比较丰富的智性和理解力,他是否乐迷并不重要,但是他必须是一个安静的聆听者——在聆听的过程中亦不乏冥想与沉醉。布鲁克纳可能是我最爱的交响曲作曲家,我曾经只爱他的第七和第八交响曲,后来又不可阻挡地爱上第四、第五、第六……
    和动辙唱片销量上百万的时代相比,现在的音乐产业,显然已经对这种传统媒质不抱希望了。在整个2012年,销量超过十万张的专辑,也就是“五月天”、罗志祥、李宇春等少数几个歌手做到了。即使是像林宥嘉《大小说家》这样拥有很好口碑的……
    12岁的莫扎特与父亲周游意大利,写了一部被拒演的歌剧之后,13岁到21岁这段青春期,莫扎特回到他的家乡萨尔茨堡生活。相比大都市,山区的人们比较老土,但不管哪个阶层,人们都热衷游戏、音乐、跳舞和偷情。莫扎特在萨尔茨堡的日子过得比较无聊,他在大主教那儿当个小乐师,收入微薄,偶然写点应景的小曲……
    《Mary's Boy Child》是美国最著名的圣诞歌曲之一,中文名常被译为《玛利亚的小男孩》或《圣婴》。该曲由美国著名音乐人Jester Hairston[杰斯特·海尔斯顿]在1956年创作。作为一名非洲裔美国人,海尔斯顿所写下的这首圣诞歌曲能大获成功,成为音乐史上的一段佳话……
    许巍带着全新创作专辑《此时此刻》回到人们视线中。依然低调的宣传方式,没有浮夸的炒作话题,许巍关心的只有将音乐传递给愿意用心感受的人。在日渐浮躁的乐坛,歌手的专辑制作好像流水化作业出场的商品,而许巍反其道而行,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与乐队共同生活、创作和学习,这对于他来说是最快乐的事……
    幽默感这种东西也非常微妙。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幽默感往往是吸引观众眼球的一件必不可少的东西,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音乐处理上的缺憾。幽默感实在与指挥家的四大要素没有什么关系,它顶多算是音乐会上的一点作料……
    这几年,跑调成了热门话题。有陈升的跑调、左小祖咒的跑调,曾轶可的跑调……其中,后俩人儿的跑调都成了歌坛事件。跑调的人也能当歌手?而且,还“跑”出了歌坛的地位?这实在令人费解。但凡心里还有点艺术正见的,对此简直就是深恶痛绝。我也深恶痛绝。但我不认为左小祖咒那种演唱是跑调。所以有一次,面对网络上的汹汹之口,我说了一句气话……
    作曲家与演奏家的命运,向来是冰火两重天。从经济学原理看,原创环节与流通环节相比,流通的一方终究会是获利大的一方。如是解释,作曲家生活上入不敷出的境况就容易理解了,也就有了梅克夫人赞助柴可夫斯基这样的传奇。据说第一个有能力自由营生的欧洲作曲家是亨德尔。他不再受制于人,谁给面包为谁唱歌了。但在演奏家群体里,情况另当别论……
    如果你想分析许巍的歌词,可以找些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在前后运用上的变化就能窥之一斑,比如“旅”,这个词在前期作品中的运用和“飞”一样,根据其中的歌词,你会发现,之前的“旅行”“旅程”都是负重而行,后三张专辑里出现的“旅行”“旅程”犹如穿上了狼爪的户外服装——“专业装备,无需负重。”他在15首歌里出现过“旅”,在最新专辑《此时此刻》里面……
    很少有作曲家像安东·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那样将乐迷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阵营。对许多人来说,比如他的同时代人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的音乐就像是一条“交响乐的大蟒蛇”。但对另一些人来说,这位作曲家的音乐就像是牧师一样。引用一下他的传记作者马克斯·奥尔(Max Auer)的话……
  • 1
  • ...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
  •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