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 - 各类镜头与相关知识

Nano USM是Canon随EOS 80D和EF-S 18-135mm f/3.5-5.6 IS USM同时发布的新型对焦驱动马达。十几年前写过USM马达,4年前介绍过STM马达,这次少不了要介绍Nano USM。镜头驱动马达主要分为电磁马达和超声波马达两类……

半年多以来,整个相机产业和市场波澜不惊,新产品带来的重大技术变革数量有限;不过一条新品发布之外的新闻让我们的《数码相机入门》在某些章节的表述可能需要进行一些修改——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在2015年6月宣布了一套新的相机术语及数码成像相关名称规范……

15定焦配合当前在售的M43机身都能获得非常舒服的拍摄体验,尤其是和松下GM系列合体后。轻巧快速,低调隐蔽,不具备攻击性的外观结合腰平取景的拍摄方法,更容易捕捉一些轻松自然的瞬间。摄影的乐趣就是这样的。

挖了很久的坑,该填上了。LEICA DG Summilux 15mm/F1.7 ASPH 样张第二期登场,相信这颗镜头是很多M43党关注的热点,小巧亮骚还有徕卡附体。我们带着这枚镜头走街串巷,扫了中国扫美国,配合最小机身GM1,随身携带非常方便。

Soomal一直关注手机和微型单电的发展,在2014年里,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手机摄像头继续大跨步的前进,而微型单电领域则平淡了许多,这和微型单电逐渐技术成熟有关,也和手机市场更为诱人有关。

LEICA DG Summilux 15mm/F1.7 ASPH是松下联合徕卡发布的一款为Micro 4/3系统使用的定焦镜头,外观很纯粹的徕卡风格,镜组结构7组9片,其中3片为非球面镜,金属镜筒,带手动光圈环,重量仅为115克,体积小巧,很适合与小机身组成搭配。

一个世纪又过去了...不,一个千年又过去了。虽然数码相机正在变得越来越有威胁性。虽然电子技术日新月异。但看这势头,胶卷的出货量年年激增,数码相机这种没内涵的垃圾东西怎么可能威胁到传统的模拟摄影呢?柯达、富士、乐凯这“胶片御三家”在这新千年,都是这样想的。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相机的发展方向逐渐明朗——那就是随着感光技术和光学技术、机械技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小,走进千家万户。而天文望远镜的发展方向则更为明确:我要变大。

自从人类出现开始,人类就一直在利用工具作为自己身体的延伸。最晚于公元前700年,人类就已经能够磨制石英透镜;各种各样的透镜或作为装饰、或作为放大镜、或作为点火道具不断地被制造出来。中世纪中期,眼镜和玻璃透镜相继被发明出来,光学技术渐渐地走近了人们的生活。

Olympus奥林巴斯M.ZUIKO Digtal 60mm F2.8 Macro微距镜头[下文简称60微]是奥林巴斯2012年底随EM5之后发布的一枚具备防尘防水溅能力的M4/3镜头。这是奥林巴斯为M4/3推出的第一款微距镜头,也是M4/3系统中的第二枚微距镜头。

两年一届的北京车展4月21日又火爆开展,Soomal借到了几张媒体日和专业日的通行证,和子丘、QIO、绘红颜等几位摄友一起去拍了一圈。今天这期的图片来自于尼康掉渣机D600和已经灭了尼康门的QIO同学提供的韩国三阳14mm F2.8超广角手动镜头。14mm超广角给了车模好看还是车好看这个问题一个很好地答案……

关于新20饼的对焦速度,是期待值极高的,因为20饼的明显短板就是不够快,这与其设计年代较早有关。新20饼会怎样,酷爱大谈对焦速度的松下也含糊其辞。而根据我们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新20饼在不同的机身上,会有不同的对焦表现……

不同的相机有着不一样的防抖方法,通常来说,光学防抖和机身防抖最为常见。他们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就来叨叨这个,科一个普,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自然少不了有血腥拆解。不管谁家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即侦测到发生抖动时,防抖机构会矫正某镜片的姿势,以修正光轴,从而达到防抖的作用

Lumix G 20mm F1.7配合奥林巴斯的机身会怎样呢?这期图集我们除了使用GM1机身之外,还使用了奥林巴斯的E-PL5和E-M1。题材依旧以人文为主。图集总共27P。通过这次拍摄,我们的样张也准备得差不多了,镜头的体验报告将在一周后发布,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

老款的Lumix G 20mm F1.7以小巧的体积优异的成像质量备受爱好者好评,被戏称为“神饼”,这个镜头曾经让很多人坚定了入M43的决心。但显著的缺点就是对焦速度太慢。2013年年中,松下发布了该镜头的二代版本,光学结构并没有任何变化,仍旧为7片5组镜头结构,但改善了镀膜

这种球形发光体很常见,镂空配上灯光,晚上很漂亮,然后支好三脚架,定时器,来一发,得到的结果差不多就这样,你能拍,大家都能拍,怎么把它拍出花来?这张怎么样?其实和上一张就是完全一样的场景,但拍摄手法不一样。这张看上去就高端大气上档次,看上去像一个即将要爆炸的火球,从裂缝中喷射出光芒。

早在E-P1发布之初,奥林巴斯就发布了一款17mm 1:2.8镜头,其视野等效全幅相机的34mm,与经典的35mm的视野非常接近,体积非常小巧,是一枚超薄镜头(俗称“饼干头”),因此颇受关注。但这枚镜头有着明显的缺点,它对焦速度慢、对焦噪声大。因此爱好者要求出新版镜头的呼声很高。直到2012年末,奥林巴斯发布M.ZUIKO DIGITAL 17mm F1.8,被爱好者称为新17

2013年10月17日,松下[Panasonic]发布了新款的M4/3画幅可换镜头相机——LUMIX DMC-GM1以及一款焦距为12-32mm的小型饼干变焦镜[最大光圈系数范围f/3.5-f/5.6,等效全画幅的24-64mm]。“GM”成为继GH、G、GX、GF之后,松下在微型可换镜头数码相机产品领域的第五个产品系列……

在任何相机系统中,大光圈35毫米定焦从来都是热点中的热点,退一步拍风景近一步拍人文,通常是挂机首选焦段。奥林巴斯 M.Zuiko digital 17mm F1.8 定焦镜头等效34毫米,体积适中,因此也备受关注,它是否胜任挂机需求?我们通过长期使用,拍摄了一些样张,对该镜头有了一些认识和看法。

虽然只有相当于单反迷你镜头的体积,QX10却集成了电池、MicroSD存储卡和对焦快门等组件,可独立完成拍摄,也可通过支持iOS/Android手机安装PlayMemories Mobile应用连接并实时取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