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的文章一共11篇

前几天有一条大新闻,说是MP3退出历史舞台,AAC将全面取代之。在MP3 专利持有人Fraunhofer IIS的MP3授权网站,也看到了一段话,以证明这新闻并非空穴来风。那么,我们就来聊聊这事,顺带科普一下。

ALAC,英文全称Apple Lossless Audio Codec,是Apple苹果公司的无损音频压缩编码方案。它类似于APE和FLAC,能够以较小的容量实现声音无损播放,而且编解码速度非常快。但目前ALAC编码的音乐资源还非常少,绝大部分无损音乐资源仍是APE和FLAC的……

H.264/MPEG-4 AVC视频编码格式的专利授权管理机构MPEG LA今天宣布,用于网络视频的H.264/AVC授权保证永久免费发放。用户可以放心的继续使用H.264,不用担心未来可能存在授权费或者侵权问题

在介绍MPEG组织的MPEG-4时,我们提到了H.264这一视频编码规范,它由ITU-T的 VCEG(视频编码专家组)发布,是一个非MPEG组织推行的视频编码方案。所以在经过前述几篇文章之后,我们今天这篇文章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常见的,但是非MPEG组织所发布的规范,以及这些不太为人知的制定组织。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ITU-T……

继MPEG-1和MPEG-2之后,MPEG-4规范于1999年正式发布。为什么中间缺少了一个MPEG-3?其实在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的规划中MPEG-3是存在的,最初这一规范被针对于HDTV高清压缩而开发,但是后来人们发现MPEG-2已经可以满足1920x1080的高清视频编码需求,这样MPEG-3规范还未发布就夭折于襁褓中……

与MPEG-1相比,晚一年发布的MPEG-2规范画面表现更加清晰,应用面更广泛。MPEG-1对于动态视频的主要应用贡献在于VCD,目前来看vcd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MPEG-2规范的应用更加丰富多样,除了我们熟知的DVD外,数字电视广播领域里的视频压缩,还有部分高清制品也在使用,所以可以说这一规范应该是对我们生活影响最为久远的一个压缩规范

MPEG组织英文全称叫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中文名称是运动图像专家小组,MPEG-1规范是该组织于1993年发布的第一个关于运动图像编码规范。MPEG-1在VCD的应用,带来了一场数字化影音革命,后来的MPEG-2、MPEG-4等方案,一些与MPEG并无关联的组织与个人,所发展出来的音频、视频压缩编码技术,都深受MPEG-1的影响。

有损音频发展至今日,与之息息相关的存储技术也得到了巨大发展,当年昂贵的存储空间变得不值钱,现在主流的硬盘容量为1T左右,价格也不过几百元人民币,而随身听设备的内置存储器空间也轻轻松松上了几个G,这使得有损音频方案的实用空间变得越来越小,技术发展到今日,回头看活着的或者已经消亡的各类有损音频方案,最有技术特点的就是Musepack(MPC)与Vorbis(OGG),称它们为最完美的有损编码方案丝毫不过分。

Fraunhofer 发展出MP3之后,涌现了众多MP3编码器软件。在奔腾时代,一台配备P120并超频至200MHz,加4X光驱的硬件配置,完成一首长度5分钟的曲子的抓轨并压缩成MP3需要40多分钟,要将一整张碟转换成MP3需要折腾几个小时。时间成本太高,阻碍了MP3的发展。

VCD是第一种被广泛普及的数字化影音光盘,它采用了一种叫做MPEG-1的编码技术,这是一种有损压缩的数字媒体技术,它分作视频压缩和音频压缩两部分。今天我们先要回顾的是音频部分。音频部分被称作MPEG Audio Layer,根据编码复杂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三层,分别为MPEG Audio Layer 1/2/3。VCD采用的是MPEG Audio Layer 2。而最为人们熟知的MP3是MPEG Audio Layer 3,MP3即MPEG Audio Layer 3的缩写。MP3与VCD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PC开始拥有FPU(浮点处理器)后,PC如何处理多媒体信息的问题也被摆上台面。无数专家开始为音频视频编码技术运用在PC上开始忙碌了,视频音频编解码技术也因此得到了飞快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