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与piano相关的文章资料29份

如果以当代钢琴的标准,18世纪管风琴以外的键盘乐器都是有“缺陷”的(从音乐史的角度,不存在有缺陷的乐器,只有有缺陷的作品),无论是羽管键琴,还是击弦古钢琴,如果与现代钢琴相比,音域窄、音量小、高音区缺少连贯性、低音区音色贫弱……

知乎上有个比喻很有趣,将金庸笔下的武林高手对照古典乐大师:贝多芬是性格乖戾的黄老邪,神功冠盖武林,但脾气坏,搞不好就咆哮;贝多芬的弟子车尔尼就如梅超风,怎么也赶不上师父的功力,但是有一招(九阴白骨爪/练习曲)让人闻风丧胆……

生命之火只在莫扎特身上燃烧了36年,过早离世的他却为后人留下大量宝贵的音乐财富,一共75卷600多首作品,涉及交响曲、歌剧、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器乐协奏曲、重奏与室内乐等音乐体裁,而钢琴音乐是其重要的创作领域。他的17首钢琴奏鸣曲是世界音乐宝库的经典……

贝多芬的变奏曲创作在变奏曲的发展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把变奏曲的写作推向一个高点,创作手法、演奏技巧均突破了当时保守的规则,赋予变奏曲这一古老的音乐创作手法以新的活力,具有高度的音乐表现力,并对后来作曲家的变奏曲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所有的人造乐器中,钢琴最像机器。它简直就是一种机器,人用手与足操作的机器。其尊容谈不上优美,故此画家们很少让它入画(可举的名作似乎只有雷诺阿的《双美抚琴图》)。然而人机结合,人机知遇,它忽地通灵了!

被誉为“新约全书”的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在贝多芬的器乐作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不仅有着震撼心魄的情感力量和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而且反映着时代的思想,体现着时代的精神……

如果你是室内乐爱好者,DG公司2009年出品的《俄罗斯三重奏》值得一听。这是郎朗首张室内乐大碟,与提琴巨匠列宾、麦斯基共同演绎了柴科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两部钢琴三重奏,都附注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青山晓兮白云飞,青山暮兮白云归。熟悉贝多芬大部分作品,可是对贝多芬晚期那几首钢琴奏鸣曲,始终充满了敬畏。晚期作品,贝多芬的音乐具有了更加遥远且不易接触的特质,对演奏者和听众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需要在很长的时间跨度中把各种乐思联系起来……

钢琴的“乐器之王”称号绝非浪得虚名。它音域宽广,可以覆盖整个管弦乐队;十指自由操作,可以胜任复杂的演奏;音准恒定、音色统一,能与各种乐器合奏——这些优点它都集于一身。从本质上讲,钢琴是一件杠杆构成的击弦乐器,但要将精妙的人类动作赋给机械结构绝非易事……

关于霍洛维茨的为人,是他1989年在纽约去世后反复被人翻动的烂账。尤其是被他怠慢过,还活着的音乐人。霍洛维茨的冷漠,自私,傲慢,跃然纸上,道德审判者无处不在。但对他的作品,关注得并不多。但名之,谤亦随之,究其本质只是世俗喧哗,无损于全球性的霍洛维茨崇拜……

一部钢琴史,我们一眼望到的是无数名家名名曲如星河般耀眼璀灿。可是有多少人会记住一代代的制作公匠为完善钢琴音色,穷尽各种方案,不惜一切代价,呕心沥血的努力。钢琴的制作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不断进步,发展到今天,即以其中的钢弦而言……

《Nuvole Bianche》(白云),我是在B站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谜样人生》时,听到这支曲的。当时它是作为BGM(背景音乐)出现的,行云流水的琴声像清凌凌的河水流淌,只听了两句,我的耳朵就被紧紧拽住了……

除了弦乐四重奏之外,钢琴三重奏以及为弦乐与钢琴而作的奏鸣曲是最主流的室内乐体裁,至少是巴洛克之后最主流的。同弦乐四重奏相比,这些体裁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有钢琴参与其中。这并不仅仅是“多了一种乐器”,钢琴实在很特别,单从音响上说,钢琴的声音不容易同其它的乐器相融合……

曾有人问我两个问题,久不得解,一直盘旋在脑海中。一是莫扎特的作品该怎么弹?二是肖邦练习曲到底哪一首最难?前一个问题,每个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后一个问题令我想起小王子的一句话,大意是这世上总有人问最难的曲子是哪首,但却没有人问哪一首乐曲是最美的……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地位至高无上,被19世纪钢琴家、指挥家彪罗称为“钢琴家的新约圣经”。这32首奏鸣曲除了按时间排列、感受作曲家的音乐发展和人生轨迹,还可以怎么听?从贝多芬的作品目录可以发现钢琴奏鸣曲是他最青睐的体裁。尽管他在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上也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

向大家推荐六款又美又好用的古典音乐APP:My First Classical Music App HD、My First Orchestra App HD、Le Carnaval des Animax HD、The Orchestra、John Cage Piano for iPad以及Symphonica for iPad……

Final audio design是一家来自于日本的音频产品品牌,目前以耳机产品为主,它们的产品定位有些特殊,例如今天要测评的这款「Piano Forte VIII」入耳式耳机,它使用铜作为整个耳机外壳材料。而Piano Forte IX、X[9,10号产品]是与VIII同期发布的两款类似的产品,它们的外观形状几乎一样,但Piano Forte IX和X的耳机外壳材料为不锈钢和铬铜合金。

“你觉得有多少小孩在学钢琴?”一位茶友问我,好像我这个老外能比他们猜得更准似的。唯一值得参考的数字是钢琴的销售数量。去年中国制造了 379746 架钢琴,占全球总产量的 77%,而几乎所有的钢琴都在国内销售。要是算上二手销量,得将这个数字再乘以十,还是远没有达到 6000 万琴童的普遍估计……

2012年是加拿大钢琴家古尔德去世30周年,音乐界有一系列纪念活动。笔者也曾撰文,谈他的弹奏与生命自由之间的关系。但“古尔德崇拜”是近半个世纪的神奇现象(无论乐迷,还是在音乐圈内),至今仍热度不减。今天重温这个神话,清点他的遗产,也许到了较为稳妥的时候……

从伟大女钢琴家克拉拉·舒曼的时代起,人们可能时常会想到一个问题:演奏同一首乐曲,男性和女性可有不同?有没有所谓的“男人”音乐?抑或此类问题只是男性沙文主义的反映?美国乐评人哈罗德·勋伯格就碰到过麻烦。他在一次研讨会上不经意地说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是为男人而作,因为手指跨度大,音量响,要求持久的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