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 3
  • 4
  • 5
  • 6
  • 7
  • 8
  • 9
  • 找到与e 30相关的文章资料162份
    无论“Micro 4/3”最终是否能够引领新的设计潮流并助奥林巴斯-松下阵营获取市场主动权,仅就去掉反光板这个大胆设计而言,就足以将这个问世不久的系统规范纳入到数码相机发展历程重要里程碑的行列里。事实上,“Micro 4/3系统”所开创的这一先例已为越来越多同行及消费者所接受,反光板、五棱镜的退役似乎已是大势所趋……
    超大变焦比、24mm广角、超高连拍速度、全高清摄像模式……从表面上看,富士这款新产品的综合能力着实是够全面的;而且30倍的光学变焦也刷新了之前由奥林巴斯SP-590UZ所保持的26倍的成绩。有趣的是,奥林巴斯同日也发布了30倍变焦的SP-800UZ,两者一起成为新的“变焦王者”。富士是少数几个仍然热衷于开发长焦机的厂商,在这个领域曾推出过不少……
    Docking Station X-30是创新开发的一个iPod底座,它能连接Gigaworks HD50或T40,配合iPod,组成一套独立的系统。这个底座有些与众不同,内置音效处理器,支持X-Fi CMSS-3D环绕音效和X-Fi Caystalizer 晶化效果,能对MP3进行一定的音质补偿。它也支持视频输出。也可以通过USB连接实现iTunes同步。它还附带了一个线性输入插孔,声卡可以连接至此,通过底座音效处理后,再输送到音箱。配备底座的音箱,可以被红外遥控操作,实现开机关机
    随着个人电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数字化潮流势不可挡,完全数字化的数码照相机也随之应运而生。时光年轮刚刚踏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东芝和柯达有幸成为了“关键先生”——他们在1990年各自发布了真正意义上产品化的数码相机——柯达DCS 100和东芝MC-200。与之前的静态视频相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所存储的文件不再是模拟图像信号……
    MM50从诞生至今时间不长,却因为它的外观让人格外注意。同时,由于MM系列均来自于森海塞尔的通信子公司,表面上看,来自于通信子公司的大多数产品还是与森海塞尔品牌下产品有较大差别的,但MM50等个别产品是例外。不过,MM50到底身世如何?相信大家关注的问题也集中到了MM50到底与CX300或是CX500有什么关系呢?森海塞尔官方从来没有指出过MM50与CX系列之间的关系,不过流传最广的说法是MM50与CX500采用同样的单元,也就是说MM50是CX500的加麦克风版,并且这种说法得到了相关内部人员的默许,所以我们今天的文章主要是来验证MM50到底是CX300还是CX500的单元。
    2010年伊始,三星公司颇有些急不可耐地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款电子取景式可换镜头相机——NX10。这款被戏称为“跳票王”的机型早在2009年3月的PMA大展上就曾对外界披露,但直到十个月之后才正式亮相,其间还经历了更名。与当初传闻中的预告基本一致——这款NX10采用APS-C画幅图像感应器、可换镜头、采用电子取景而没有反光板和光学取景器……
    与MPEG-1相比,晚一年发布的MPEG-2规范画面表现更加清晰,应用面更广泛。MPEG-1对于动态视频的主要应用贡献在于VCD,目前来看vcd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MPEG-2规范的应用更加丰富多样,除了我们熟知的DVD外,数字电视广播领域里的视频压缩,还有部分高清制品也在使用,所以可以说这一规范应该是对我们生活影响最为久远的一个压缩规范
    直至今天,多媒体的概念已经淡化而模糊,音频视频以外,我们现在有UC唱歌,有互联网络,有视频聊天,甚至娱乐的终端也早已脱离PC,发展出了MP4、手机等等的各种形态,大家获取娱乐信息的途径早已多样且容易,对于各式的多媒体软件已经不再那么在意。
    我们并不希望给ON300以过低评价,从外形来看,240元做到如此做工和设计,非常不易,它本身也不是定位于音乐爱好者。这篇测评的目的并不是想拍它一砖,而是希望国内同行们,好好的研究一下ON300,你能做到声音比它好,但你能做得比ON300好看吗?
    铁三角在2009年11月发布了ATH-ON300耳机,该型耳机一共9种颜色,其中三款为限量版。这款耳机做工十分精细,造型新颖,很适合女孩子佩戴。其钢丝头带虽然很细,但能保持适中的夹力,佩戴到头上时,这种细细的头带还具有一定的隐形效果。ON300普通版售价240元左右。
    这注定是一个怀旧的话题。电脑播放VCD可以以奔腾166作为分界线,低于这一配置的电脑基本上无法流畅播放VCD碟片,比如我们宿舍里第一台电脑就是台奔腾75,软解压时画面像幻灯片一帧一帧的,必须依靠解压卡(也叫电影卡)才能流畅播放。
    国立作为中国多媒体音箱行业元老级的品牌,最终也扛不住竞争压力,于几年前破产倒闭。我们手头有一套国立的3000SE,重新拆解上图,感受一下这些逝去的品牌吧
    MPEG组织英文全称叫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中文名称是运动图像专家小组,MPEG-1规范是该组织于1993年发布的第一个关于运动图像编码规范。MPEG-1在VCD的应用,带来了一场数字化影音革命,后来的MPEG-2、MPEG-4等方案,一些与MPEG并无关联的组织与个人,所发展出来的音频、视频压缩编码技术,都深受MPEG-1的影响。
    1984年,英国的Adlib公司迈出了PC多媒体化的第一步,他们推出了第一款魔奇声卡。1989年,新加坡创新Creative公司推出了一款SoundBlaster声卡,声卡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创新的崛起,奠定了声卡行业的王者地位。微软推出Win95,声卡进入到黄金发展期
    存储数字化的音频文件需要耗费大量的空间,如何节约存储空间成为技术发展方向。其技术手段就是压缩,压缩又分有损压缩与无损压缩。起初的无损压缩类似RAR或者ZIP,这类技术能对PCM编码的WAV文件进行压缩,压缩比例也大大高于RAR或者ZIP,但它只是文件压缩方案,而不是音频压缩方案,被压缩的文件无法实现直接播放。这种技术并没有得到青睐,但它实现了一个技术上的飞跃,就是实现音频信号的大幅非破坏性压缩。
    有损音频发展至今日,与之息息相关的存储技术也得到了巨大发展,当年昂贵的存储空间变得不值钱,现在主流的硬盘容量为1T左右,价格也不过几百元人民币,而随身听设备的内置存储器空间也轻轻松松上了几个G,这使得有损音频方案的实用空间变得越来越小,技术发展到今日,回头看活着的或者已经消亡的各类有损音频方案,最有技术特点的就是Musepack(MPC)与Vorbis(OGG),称它们为最完美的有损编码方案丝毫不过分。
    Fraunhofer 发展出MP3之后,涌现了众多MP3编码器软件。在奔腾时代,一台配备P120并超频至200MHz,加4X光驱的硬件配置,完成一首长度5分钟的曲子的抓轨并压缩成MP3需要40多分钟,要将一整张碟转换成MP3需要折腾几个小时。时间成本太高,阻碍了MP3的发展。
    VCD是第一种被广泛普及的数字化影音光盘,它采用了一种叫做MPEG-1的编码技术,这是一种有损压缩的数字媒体技术,它分作视频压缩和音频压缩两部分。今天我们先要回顾的是音频部分。音频部分被称作MPEG Audio Layer,根据编码复杂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三层,分别为MPEG Audio Layer 1/2/3。VCD采用的是MPEG Audio Layer 2。而最为人们熟知的MP3是MPEG Audio Layer 3,MP3即MPEG Audio Layer 3的缩写。MP3与VCD有着密切的关系。
    Crystal CS4630作为一款集成硬件SRC的音频加速器,曾经引起过发烧友的高度关注。其制造商Cirrus Logic本身就是一家实力强劲的芯片设计商,在音频领域地位显赫,除了硬件SRC外,CS4630还被赋予了很多不一样的特征,硬件均衡器、MP3硬加速……其对DVD音频回放的优化,让基于CS4630的声卡在欣赏DVD时表现尤为突出。TerraTec SixPack 5.1同样具有这些特征,它采用当年流行的双Codec的设计。我们再度放出这些古董级声卡时,您不妨对比一下现在的主流声卡,您会发现,声卡的进步其实还是蛮大的
    虽然上面有着帝盟的标志,但这款声卡真正的型号是Aureal SQ2200,本来上面贴着一些纸条覆盖掉了那些帝盟标,但随着时间的消逝,这些纸条也就掉了。这款声卡和帝盟Diamond Monster Sound MX300相似度极高,电路板都是相同的,只不过SQ2200在电路板上留下了几个空位置,可以将SQ2200视为Diamond Monster Sound MX300的定制版本
  • 1
  • ...
  • 3
  • 4
  • 5
  • 6
  • 7
  • 8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