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 - 著名音乐人

五条人是民谣突变体,甚至是民谣粉碎机。我希望通过阐述这样一支特别的民谣乐队,部分回答关于“民谣该往何处去”的问题:无非是入地上天——入地务求把根牢牢抓紧,上天何妨飞到天边外,无非是在天地之间制造分裂,在分裂中前行。

1957年以92岁高龄去世的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今年是150周年诞辰。作为与挪威作曲家格里格齐名的北欧大师,他的创作生涯其实在60岁之后就逐渐停止;人生最后30多年虽有大作品构思,却从未完成。此前他已经写了七部交响曲,尤其是第七交响曲,以结构的创新赢得专家好评……

纵观整个华语流行乐坛(都不只是大陆乐坛了)发展的历史,必须承认各个时期都有带头的大哥大姐,我们称之为“领头羊”的人物,但却从来没有一个时期的乐坛是只有一个人一枝独秀的,通常都是起码有两到三位甚至更多领先的人物并存于各个乐坛发展时期,众人划桨才能开动大船,才有了乐坛今天的繁荣局面……

如果要列举一位世界流行音乐史的传奇人物,“流行之王”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肯定是不作他想的人选,但如果把范围变更为当代流行唱片工业,歌王的妹妹珍妮﹒杰克逊(Janet Jackson)肯定将取代其兄长成为这个领域的一代传奇——其实确切地说,应该是“两代传奇”。

曾为《泰坦尼克号》、《勇敢的心》、《阿凡达》等电影配乐并且两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于美国当地时间6月22日早上9点驾驶私人飞机在靠近加州圣巴巴拉市的Los Padres国家公园坠机身亡……

大多数成功的革命都是一波波袭来,早期音乐也不例外。最起先,是人们慢慢认识到他们如今喜爱的音乐未必是作曲家当年写下的样子。三群人的不满催生了一场运动:学院派号召演奏者应该按照音乐创作时期的真实风格去演奏;管弦乐团的乐手们憎恶驾驭一切的指挥家们那种铁板一块的确定感……

1997年1月3日,窦靖童诞生在北京的飞雪中。她的幸运在于,双亲是才华耀目、特立独行的江湖双璧,正如无数人期待姚明和叶莉的结合能为篮球创造传奇一样,整个华语乐坛都在等待她的长大。而她的不幸,则是尚未懂事时便父母离异……

因为没签大厂合约,也没有过强势的公关攻势,彼得连科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相当陌生。柏林爱乐甚而被调侃找了个“外星人”当总监,做了一次脱离了实用主义与商业主义,蕴含无限风险的冒险。而在熟悉他的乐评人不锈钢老许眼里,彼得连科则是一位“神秘的完美主义者”……

比起Christopher Lee塑造的那些经典的银幕形象,反而是他的现实人生,还要传奇和精彩。他参加过二战时期的特种兵,当过间谍(007的原型之一),追捕过纳粹,精通八国语言,干过刺客,得过西洋剑比赛的冠军等等,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最重要的是,他竟然还是一位重金属摇滚歌手,这是令很多人想象不到一点……

匈牙利钢琴家席夫弹奏的巴赫《平均律》(英国迪卡公司于1984年出品,其后多次再版),音符一派光明,珠圆玉润。他的演绎有一种干净的美,深受日本乐评家的推崇,对其热爱程度远胜于对古尔德与图雷克等大师。其实,席夫版《平均律》最重要的特点,是左右手的平衡,他近乎天生的对位感极其出色……

施奈德汉看起来更像一位学者,但是从艺经历却比较丰富独特。他先后担任过维也纳交响乐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席,还组建过很有影响的四重奏团,后来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和琉森音乐学院任教。他的妻子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首席女高音伊尔姆加德·西弗丽德,以演唱莫扎特作品闻名,她与施奈德汉的姻缘堪称人人艳羡的“神仙伴侣”……

1944年生于葡萄牙的女钢琴家皮雷斯,1990年代为德国宝丽金公司录制了大量唱片,今天听来仍是光彩照人,深具说服力。她1991年发行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作品编号分别是279、280、311、576),呈现一个金色、温暖的音乐世界,与其弹奏肖邦《夜曲》音符散发出的银光,恰成有趣对照……

在长期扶植台湾民歌,被称为“民歌之母”的陶晓清看来,只要唱歌的人是发自真心地唱自己的歌,走下舞台的歌者和台下的人能坐在一起享受音乐,他们唱的歌就可以被称作是民歌。今年是台湾民歌运动四十周年。十年前,由陶晓清主持的那场“民歌三十”晚会整整三个多小时,侯德健、李建复、胡德夫、李泰祥、马兆骏、蔡琴都来了……

精英的论调,总是与大众的口味相悖。当我们羞于谈及凤凰传奇,是不是也意味着羞于直面大众、羞于直面我们这个国家的农耕出身?凤凰传奇带来的分裂,不只是听觉趣味的分野,更是切入文化深处的沟壑。如果无法跨越,那就先尝试静观;如果不能接受,起码先避免恶声。

近年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得到世界性关注,得益于澳大利亚影片《闪亮的风采》1996年的上映。由于得到了奥斯卡奖,此片不仅受影迷热捧,更得到乐迷厚爱。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此人曾在悉尼奥运会上演奏),讲的是少年琴痴弹奏拉氏《第三钢琴协奏曲》时竟然疯了的故事。关于《第三钢琴协奏曲》的难度之辩,随之浮出水面……

2015年5月23日凌晨,音乐制作人王晓京去世了。这位中国流行音乐的先驱、幕后推手因肝癌大出血,在天津走完了58年的人生。4天后,人们在北京,对他的遗体做了最后一次道别。昆明著名DJ曾克以前见过他。“王晓京整天戴着一副墨镜,酷酷的,看上去很严谨。”

据说距离能产生美,距离能产生神秘,但有时距离也会产生错觉。在很多与音乐艺术距离较远的人士眼中,音乐家的生活状态是神秘而飘忽的。加之《海上钢琴师》《和你在一起》等等一些影视作品中对音乐家和音乐教师怪异性格的夸张描写,音乐家和精神病之间似乎只隔了一层窗户纸,或者干脆就是会弹琴唱歌的精神病……

埃尔加是一位典型的英国作曲家,他的作品虽然没有引用任何民歌,但却被认为“一听就是英国的”,这主要是由于其中包含的高贵、典雅而含蓄稳健的气质,以及将深沉真挚的表达与喜闻乐见的要素相结合的特质。作为一位完全自学出道的作曲家,埃尔加技术精湛、素养全面,尤其在合唱与配器方面堪称浪漫主义音乐家中的大师……

林二汶,2000年与卢凯彤结识组成at17,之后正式签约“人山人海”厂牌出道,是别致又自由的少女情怀,由港乐呈现的美好面目。刘胡轶,曾经默默无闻的音乐人,《中国好歌曲》让他谱曲的一首《从前慢》被很多人热爱,也因此知道了这个唱了15年酒吧,做音乐幕后亦多年的武汉音乐人……

汪峰是中国最富有的摇滚歌手,也是近两年来重头八卦的热点。在一个拼颜值的时代,长相普通的汪峰却愈发走红。他的成功与他自身的职业化精神和勤苦的工作方式有关,更重要的是,他后期的作品正好切中了这个时代的隐秘心理。他的音乐,有热血、有鸡汤、有爱情,也有中国式成功人士炫耀沧桑的典型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