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
  • 52
  • 音乐人 - 著名音乐人
    我生的晚,加上生活在大陆,没能从头历经李宗盛这出戏的每一步。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本世纪的最初10年,流行音乐成为华人世界“时代的审美”,而毫无疑问,李宗盛是这“时代的审美”的一个主角。流行音乐中有一个现象,或可谓之“成长式共鸣”。一个音乐人与他的听众之间,形成紧密的漫长的成长共同体……
    米洛什的全名是米洛什·卡拉达格利奇(Milos Karadaglic),这个难以拼写的姓氏来源于土耳其语,意思是“黑山的、黑山人”,很容易令人联想起巴尔干半岛在经历20世纪的动荡之前,曾服膺于奥斯曼帝国长达5个世纪统治的漫长历史。“我的家族非常古老,在土耳其统治时期就迁到了黑山,但是如今我们和土耳其已经没有任何联系……
    “水木年华”这个组合名,来自于“水木清华”,这当然是因为组合最早的两位团圆卢庚戌和李健,都是来自清华大学这座人文名校的原因。此后,在2002年至2003年期间短暂加盟的姚勇,以及2002年至今的成员缪杰,亦都延续了“水木年华”成员必须得是清华系的传统……
    1994年春天,魔岩文化同步推出了三张专辑,窦唯的《黑梦》,何勇的《垃圾场》和张楚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魔岩三杰”从此成为中国摇滚史的一个重要符号。2014年冬天,一个手握鼓棒的男人,戴着压得很低的鸭舌帽走上第二季《中国好歌曲》的录制舞台。歌曲表演结束,当他说出自己的名字“赵牧阳”时……
    大多数人印象中的李泉,也许是“高冷”的。他好像和这个世界的节奏有些不太吻合。有时他走在很前边:还在上学的时候就开始做各种风格的乐队,有爵士,有摇滚,也有电子;有时他又显得很保守:他的歌总是很苦情,他很少唱别人写的歌,他不喜欢在公众面前曝光。优雅、孤独、忧郁,钢琴王子、音乐诗人,这些都是贴在李泉身上的标签……
    14岁那年在开自己的第一场钢琴独奏会之前,朱晓玫遭遇了人生的头一场风暴:因为一句玩笑,她成了对时局不满的错误典型,一场接着一场的批斗会,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站到了她的对立面。更险恶的事情还在后面,钢琴由理想变成了罪证,她和母亲被迫在钢琴上贴了一张纸,上面言不由衷地写着……
    要谈论香港娱乐圈,谭咏麟是一个抹不去的名字。他被人尊称为校长,又扶持过不少明星出道,是圈中颇具份量的人物;他和钟镇涛陈友等人玩过乐队,靠乐队和个人身份拿了两次终身成就奖,前无古人;除此之外,也曾跟张国荣在八十年代争得不可开交,史书留下“谭张争霸”的光辉一页。就连谈到私生活,也有两个老婆这么精彩……
    制作一档鼓励原创歌曲的节目,是刘欢主动向灿星提出的,于是有了现在的《中国好歌曲》:“第一季《中国好声音》,节目本身不支持原创。两个歌手唱的水平差不多,有一个是自己写的,加分还是不加,变得不太好弄。节目原版不要原创,只翻唱大家熟悉的歌曲,据说对电视收视有好处。”
    似乎很难把阿劳确切地归入某个演奏流派。他1903年出生于智利,5岁时即首次公开演出,被誉为超级神童。1913年赴柏林拜李斯特的学生马丁·克劳泽为师,因而,从师承上讲他应该是属于德国学派的。不过,刚正、以头脑取胜、忠实于乐谱等等这些德国乐派的特质并不能完全反映阿劳的演奏风格。年轻时他是一位技巧大师,对任何考验技术的曲目都应付裕如……
    卡拉扬和所有人不同。他闭目指挥,只通过手势和身姿的变化来下达指令。对于绝大多数指挥家来说非常重要的与乐团成员之间的眼神交流在卡拉扬这里不再是必须的。他让自己凌驾于每一个对象之上,乐手,听众,甚至包括他正在演奏的乐谱背后的作曲家。他是“卡拉扬式”美学标准的唯一制定者和最终解释者……
    在我的生活中,离开古典音乐是我不能想像的。在古典音乐中,离开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是我不能想像的。在勃拉姆斯全部作品中,离开他的四首交响曲是我不能想像的。在四首交响曲中,离开第一和第四交响曲是我不能想像的。在第一交响曲和第四交响曲之间……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不要问我这样的问题……
    一八零一年,他写信说:“我三年来听觉愈来愈差,……耳朵日以继夜地尖鸣嗡叫,做其他职业也许可以接受,我却只可用恐怖形容——在剧院里我必须坐近乐队才明白演员说什么,稍为坐远,我就听不到乐器和歌手的高音,再远一些我就什么都听不到。”贝多芬在写给医生的信中说,他很痛苦,避免见人,因为无法告诉别人他已聋了……
    优秀儿童养成计划中不能缺少莫扎特老师的课程。是这样吗?《土耳其进行曲》在准妈妈们的肚皮上回响,这是古典音乐艺术给全人类最宝贵的恩赐。多少科学家、政客、保险推销员、诗人、罪犯、卡车司机,在这段朗朗上口的旋律陪伴下,度过了他们的胎盘期。他们的母亲也许从未接触过古典音乐,但总有人看着她们的肚子说,去听一点莫扎特吧……
    《The Endless River》之重点,是让Pink Floyd回复了早年的器乐演奏Jamming Band姿态,除了可听见鼓手Mason的鼓击独奏之外,他的名字亦再次出现于作曲人一栏上——上次有记载Mason作曲Credit的Pink Floyd专辑,已是 41 年前的《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专辑了……
    俄罗斯作家格日迈洛1997年出版的《罗斯特罗波维奇访谈录》一书,这样描写里赫特的钢琴演奏:“他的飓风般的演奏速度,时常会打破对一个人的极限可能性的所有设想。他的气质仿佛充载了天界的超能量,令他拥有一个奔赴战场的军人的形象与派头。”“我们还了解另外一个里赫特……
    李赫特每每带来不可思议的体验,使我觉得好像是第一次认识某部作品。他的很多现场录音尤其具备这样的功能,那种对作品独特而充满睿智的看法,自由不羁却令人由衷信服的速度处理和力度变化,神奇的音色,这些元素构成李赫特与他人迥然有异的音乐观念。他在1963年莱比锡音乐会上弹的贝多芬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
    提起周治平,很多人会想到20年前那首《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那时候的周治平真的很红,随便一张唱片都能卖个几十万张。即便到今天,KTV里仍能时常听到他的歌在传唱。但周治平很早就退居二线了,他音乐生涯中更大的成就,更多地来自他的制作人身份……
    最近,一个叫“朱晓玫”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圈子里的社交网络中。她在国内的音乐会“未演先热”——开票后观众连夜排队买票,几乎每个城市刚一开票就售罄。什么样的人可以有如此高的票房号召力?记忆中,来华访演的各路一线大师,甚至最当红的“钢琴明星”郎朗、王羽佳的音乐会票房都未曾如此红火过……
    音乐是一种表达、表现的艺术,却又没有能力清晰而具体地说出它表达的是什么。福莱的音乐最为雄辩地见证并阐释了这一观点。以他的钢琴作品为例,当一些动机产生,福莱赋予其自由扩展的空间,暗中推动这些动机形成一定的情境,但不求转化为明确的观念。他的钢琴曲通常比较短小,三言两语便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气氛,它们有着诗歌的特质……
    在写《山丘》之前,李宗盛有好几年没给自己写过歌。他给别人当制作人,做舞台剧的音乐总监,组乐队,开演唱会,甚至还客串过一把电影。入行三十年,写了三百首歌,他曾一度觉得该说的话都说了,该唱的歌也都唱了,他自言是个完美主义者,做哪一行都非要做到第一不可,所以他会忍不住怀疑,属于他的歌的三十年,是不是已经过去了……
  • 1
  • ...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
  •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