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 我们爱音乐

也许,足球与音乐之间的种种故事提醒我们的是,当今世界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彻底连通的时代,借助互联网和新科技,人们可以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无论看球还是听音乐会,当我们无法即时在场时,还有无数种方法可以实现身临其境的效果……

2018年6月10日北京工体举办的“祝您愉快”纪念黄家驹25周年演唱会上,“二手玫瑰”乐队翻唱的《大地》和《不可一世》遭遇巨大嘘声。“亵渎”“不男不女”“人妖”“八百流乐队”“触及审美底线”等辣眼睛的表达从现场、直播弹幕涌到社交媒体……

《在切瑟尔海滩上》的故事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英国,那时候,性解放运动尚未开始,年轻男女在婚前同居会被视为有伤风化的事情。1962年的夏天,一对二十岁出头的年轻恋人,爱德华是年轻有为的历史系学生,佛罗伦斯是颇具天分的小提琴手。他们在新婚之夜经历了一场灵与肉的挣扎及考验……

有人说巴托克的作品,有巴赫卓越的复调能力和德彪西斑斓的和声。我觉得,还有莫扎特的晶莹剔透、贝多芬的一泻千里和李斯特的辉煌,甚至有斯特拉文斯基的不谐和。巴托克运用一切作曲技巧,但作品始终如一涌动着匈牙利的脉息,始终体现一个艺术家的精神追求与个性……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大家不停追赶职业目标,就像追赶地平线一样,你可能很难追得到,最重要的是你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所做的一切,这样成功自然会来到你身边。”梵志登说。

听李宇春演唱会是种享受。虽然她还没有将自己锻造成第一流的录音室歌手,也还没有推出过一张堪称为经典的歌唱专辑,但在一个体育馆或体育场里,你会发现许多在录音室里所没有的妙境。在那里,她将自己从舞台升起,充分显了影,也将“李宇春现象”充分显了影……

青山晓兮白云飞,青山暮兮白云归。熟悉贝多芬大部分作品,可是对贝多芬晚期那几首钢琴奏鸣曲,始终充满了敬畏。晚期作品,贝多芬的音乐具有了更加遥远且不易接触的特质,对演奏者和听众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需要在很长的时间跨度中把各种乐思联系起来……

2016年,金曲奖终于为她封后,虽然得奖的《大龄女子》并不是一张非常出色的作品,但她20年的努力和坚持值得这个嘉许。上世纪90年代的优秀女歌手济济,彭佳慧的实力虽佳,浮沉歌坛之路却坎坷。她从唱pub开始,1995年正式成为EZ5音乐餐厅驻唱歌手……

小提琴家黄蒙拉自认为是一个传统又保守的人,然而保守如他,这两年也做了一件让业界侧目的创新事。2017年,黄蒙拉在国内首创用“弦乐四重奏”替代传统“交响乐团”来合作小提琴协奏曲……

都说男人与女人是不同星球的生物,对待爱情、对待生活的态度总有这样那样的差别。可是,这些差异,以及因了这差异而生出的交逢、摩擦与误解,拼凑出这世上大多数爱情的样子。片中不时出现的拉威尔钢琴三重奏片段,正是这些爱恨交逢的绝佳注脚……

就像任何事都有利与弊的两面性一样,《水手》在带给郑智化空前盛誉的同时,也留下了盛名后遗症。当一个歌手或者音乐人,一旦因为一首作品疯狂的走红时,人们往往会用这首歌曲,当成这个歌手的印象标签,而这显然会导致对这个歌手认知的失真,甚至扭曲……

大提琴协奏曲,是德沃夏克除了《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外最为乐迷熟知的曲目,写成于1895年(此时他曾经深爱的女人约瑟芬娜在故国身患重病,而他身在美国)。作品里遍布思乡之情,也有不少对约瑟芬娜的悲伤感喟。德沃夏克对这部作品十分满意,知道它的感情分量与价值……

继年初的《等你下课》掀起又一股校园怀旧风潮后,周杰伦于5月15日推出了本年度的第二首单曲《不爱我就拉倒》。与前者的一片好评形成鲜明反差,后者略带“傲娇”的歌名中好像已然提前预感到了受众并不积极的反馈……

如今,古典时代过去了,浪漫派的风暴也过去了,现当代的抽象和隐喻还在受冷落。令人意外的是,巴赫得到越来越多的赞美、膜拜甚至附会。在此之前,巴赫是音乐家们的老师,只有职业音乐家可以充分解读他……

2017年10月31日,记者曾去位于吴兴路的陆春龄家采访,当时情景,历历在目。早上9点,照顾他的阿姨送来一大把药嘱他吃掉。他一粒一粒地吃,吃完了赶紧吃两颗葡萄,像个孩子一样。97岁高龄,虽然饮食起居都离不了人照顾,但只要一提起笛子,他就活力十足……

巴洛克音乐所处的时代背景离我们很遥远,但正如我曾经采访的一位音乐家所说,在她看来音乐不必区分时代,只要是好听动人就可以发展出自己的天空,巴洛克音乐的魅力不用多言,尽管我们并不能切身感受蒙特威尔第或者巴赫的生活,但对于巴洛克音乐的憧憬是纯粹而美好的……

著名笛子演奏家、作曲家陆春龄,于2018年5月22日上午在上海中山医院病逝,享年97岁。消息传来,国内民乐界一片痛挽。那位笑呵呵一直念叨着要登台演出,一直希望中国民乐大放异彩的老先生,怎么突然就走了呢……

莫扎特写作小提琴奏鸣曲,最早的时间记录是六岁。其间的真伪难以查考,但他在二十岁之前写有十几首小提琴奏鸣曲却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他成熟的小提琴奏鸣曲诞生于二十岁以后,童年与少年时期的作品属于练手级别。K454与K481(外加一首K526)是他三十岁左右的作品……

从逻辑上来判断,任何作品都不能完全依赖所谓“music that plays itself ”,无论是巴赫的作品还是古典现代作品。即便是最简单明了的作品,都需要演奏者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个人经验,把简单的音符弹出最具内涵和美感的音乐。

电影《晚期四重奏》上映后,好像从未脱离“话题之作”的范围。有人肯定影片的立意与种种用心,但也有不少观点认为:将一个普通的伦理片剧情放到几位音乐家演出弦乐四重奏的题材中表现,已经外强中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