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 我们爱音乐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立志为社会进步作贡献。她到底推动了多少进步呢?但社会已变化迢迢。作为乔布斯的前女友,贝兹“几乎任何事情都和他观点不同”。何止与乔布斯和迪伦,她与这个社会的大部分人都不同,总是更硬更纯粹的一个。但这就是琼·贝兹。

文化传承就是人的一条锁链,把过去跟未来串起来,文化一断,我们的锁链就断了,我们既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更搞不清楚我们要去哪里。我现在实践的所谓的科技美学,实际上是把科技当成一种有生命力、生产力,有精神文化的媒介……

俄罗斯小说家巴别尔在《敖德萨故事》里写道:“雅沙·海菲兹是在我们的城市里开始其音乐生涯的。”他接着说出了作为小提琴神童的海菲兹在敖德萨的出场价格,每场八百卢布,一个月十五场,能挣一万两千卢布。可见当年的海菲兹,是作为犹太儿童的偶像出现在巴别尔的世界里的……

这是一种飘渺的、模糊又明亮的声音,一种在现实和梦幻边缘的声音。王菲不只“小红莓”这一个老师,但王靖雯变成王菲,确实是从这里开始的。后来,广东话的《梦中人》变成了普通话的《挣脱》,在中文世界进一步扩散。自那以后,华语女声歌曲的主流气质变了,变得清新、清凉而忧伤……

如果关注好莱坞电影配乐,你会发现大导演们的作曲家选择如此之少。在合适的时候用器乐渲染气氛、推进情节,用准确的歌曲捕捉当下及点睛,大部分作曲家这样为大片配乐,冰岛作曲家约翰·约翰森(Johann Johannsson)是个异类……

羽生结弦对于波兰作曲家这首时长九分钟左右的钢琴曲十分钟爱,时常研究不同钢琴家的演奏版本,并自称最喜欢波兰钢琴家齐默尔曼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现场录音。他在短节目中频繁使用的背景音乐,便是出自齐默尔曼之手……

钢琴的“乐器之王”称号绝非浪得虚名。它音域宽广,可以覆盖整个管弦乐队;十指自由操作,可以胜任复杂的演奏;音准恒定、音色统一,能与各种乐器合奏——这些优点它都集于一身。从本质上讲,钢琴是一件杠杆构成的击弦乐器,但要将精妙的人类动作赋给机械结构绝非易事……

先于实体书店全行业崩溃十来年,实体唱片店也经历了一次灭绝性崩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每次去外地、外国演出,必要到当地的唱片店逛一逛,每每满载而归,甚至导致托运行李超重。而从二十一世纪00年代末开始,我发现我逐渐无处可逛了……

手上的这张CD,陈淑桦《黑发变白发》,四海唱片1986年专辑,以前我没有见过。若非拜手机互联所赐,使各个年代的遗物翻滚无际,在各淘宝店此起彼伏,陈淑桦的这10首曲目,我也没听说过……

讲述二战的电影《指挥家的抉择》(Taking Sides)中,有一场在战后废墟上举行的音乐会,一众音乐家演奏的,正是这首弦乐五重奏的慢板乐章。台上,是病疾缠身、自知时日无多的作曲家笔下沉思内省的旋律,台下坐着的,是伟大的指挥家富特文格勒以及负责审讯他的美国军官……

古已有之的说辞,就是把足球扯成蹴鞠,除了精神胜利,向来毫无意义。嘻哈作为一种亚文化的综合体,是音乐、服饰以及生活方式的合力。就连政府的官方钦认也做不得数,何况网络节目组。我们能把1995年当作中国嘻哈的元年吗?

从勃拉姆斯的意旨和策略中可以窥见,艺术创新从来不像科学创新那般具有直线演进的性质,它可以突然前冲,也可以采取迂回,有时甚至通过倒退和折返达到出其不意。进一步,艺术创新比科学创新要求得更多……

有人会拿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与马勒的《第九交响曲》比较,以为两部作品里有相似的纠结,化不开的情感浓度,以及找不到清晰轮廓的一团晦涩。其实区分它们也不难,柴可夫斯基交响曲里的纠结,是哲学意义的“苦恼”,海德格尔所说的“烦”;而马勒表达的,多是神学意义的“恐惧”……

《七宗罪》是我屡看不厌的一部电影,不单因为布拉德·皮特年轻时的美颜,以及卡文·史派西和摩根·弗里曼无与伦比的高超演技,还因为这电影讲了一个复杂沉重、压得人透不过气来的故事,直直击中人性中最幽暗的角落,以至于我们在不同年纪、不同心境时观看,每每能自省反思,获得愈见深沉的体会。

近年来的选秀节目中出现了较多的东北籍歌手和创作人,如梁博、霍尊、吴莫愁、张欣奕、萱萱、权振东、金润吉、金志文等,不经意间,中国流行乐坛渐起一股质朴爽朗的“东北风”。与之前的上海风、港台风、广州风、西北风不同的是……

网络上流传过一句话概括作曲家的段子,很有趣。“帕格尼尼:我拿小提琴玩死你;门德尔松:命好,所以音乐也甜;戴留斯:我是音乐的陶渊明……”看看戴留斯的音乐标题:《夏日黄昏》《河上夏夜》《日出之歌》《夏日的庭院》《月落之歌》等等,的确还魂了中国古诗词中田园情结……

在乐器界,也有这样一条鄙视链。乐器的种类不计其数,只一个交响乐团就有数十上百种乐器,这支链条也就长得不得了。那么,在这条长长的“乐器鄙视链”上,处在末端的是哪种乐器呢?

莫扎特与Bank无疑都是天才,天才却不总是完美的,他们会惊惧,会失落,也要时常面对内心深处的消极与不安。因而,这段知名咏叹调不仅仅是夜之女王的独白,也道出《天才枪手》中男主角的心声,亦是作曲家莫扎特临终前留在这世间的沉重叹息。

波兰作曲家兹比涅夫·普莱斯纳今年63岁了。想当初,他为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1996)的电影《无休无止》完成配乐时,才刚好三十而立。他终生难以忘怀两人初次见面磋商合作的情景,那是在华沙一家毫不起眼的酒吧……

2018年2月中国新年戊戌年将至,Soomal发布年度综述的时间也就到了。今天我们以音频行业综述开头。AI与音频融合智能音箱高速发展可期,3.5mm接口强推无线耳机和移动HiFi消费升级,圈铁、线式声卡、在线音乐有何发展?